第三十章 打过边境线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打过边境线 (3 / 4)
        问题是,这能解决问题吗?

        虽然以色列是全民皆兵的国家,但是并不表示所有人都适合服兵役,毕竟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到十六岁的少年与儿童、从事生产的工人、照顾家庭的军人家属、伤残人员等等都不适合作战。

        此外,在巴拉姆的辖区内,也没有多少平民。

        唯一让巴拉姆稍感欣慰的是,第一天的顽强阻击,重创了叙军主力,因此叙军不可能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

        到了十月七日上午,以军受到的压力转到了南部战场上。

        当天上午,埃及军队越过边境线,开始围攻埃拉特港。

        担当主力的,仍然是在此之前表现出色、也有点莽撞的第三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则担任预备队,第二集团军负责守卫边境防线,另外后方还有二十四个预备役步兵师,主要负责运送作战物资。

        战斗打响之后,以色列国防部就收到了美国发出的警告:埃及军队肯定会不惜代价的攻占埃拉特。

        原因很简单:埃及已经在红海的古尔代盖集中了三十多艘船只与十多艘小型舰艇。

        按照的情报,在过去一周内,埃及军队向古尔代盖运送了大约十五万吨弹药物资,征用了三十多艘商船,还集中了红海舰队的所有战舰,只要打下埃拉特,埃及就会把这些物资送往前线。

        如此一来,埃及军队就能以埃拉特为基地,扫荡与攻占内盖夫地区。

        更重要的是,通过海运,埃及军队能把地面补给线缩短三分之二,把更多的后勤保障力量放在前沿后方,从而为一支十五万的大军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而这支部队至少有能力打到贝尔谢巴。如果埃及军队攻占了贝尔谢巴,就能够通过铁路线运送物资,确保有足够多的前线部队获得补给。

        按照以军的防御部署,只要埃拉特沦陷,守住贝尔谢巴的机会并不大。

        此外,就算能够守住贝尔谢巴,阻止埃军北上,也将丢掉内盖夫地区,而这相当于以色列国土的四分之一。

        真要打到这一步,以色列就只能求和了。

        事实上,当时美国国防部在一份提交给白宫的报告中明确提到,埃及军队很有可能在控制了内盖夫沙漠之后结束进攻行动,通过防御战、以及战术反击消耗以军兵力,迫使以色列求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