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备战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备战 (2 / 5)
        最大的好处,在战争结束之后。

        第二次朝鲜战争,从根本上说明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从中获益的,不仅有中国,还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帮助韩国进行战后重建,使美国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也使全球经济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段。

        从经济上讲,有必要发动一场针对越南的战争吗?

        答案是肯定的。

        在牧浩洋提到有限战争的时候,黎平寇的兴趣并不大,不然也不会把话题持续下去,直到牧浩洋提出大规模战争。

        问题是,战争能促进经济发展,也需要经济做支撑。

        没有充足的经费,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

        这是必须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黎平寇的回答很简单:政府没有足够的钱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原因也很简单:东海战争之后,国防经费的年均增长率在百分之十五左右,比经济的增长率高出了七个百分点,十多年下来,相当于提高了一倍半;巨大的国防开支,已经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果增加一笔战争开支,只能增加货币发行量,产生严重通货膨胀,后果难以想像。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不在计划之内。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就开始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只不过针对的不是越南,而是日本与印度。可以说,巨额国防开支就是由此产生,并且将一直持续下去。如果在这个时候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必然影响到整个战略计划。按照黎平寇的观点,如果与日本在二零三五年到二零四零年之间爆发全面战争,那么现在向越南开战,而且由政府承担战争开支,肯定得在未来五年之内削减军费。

        结果如何,黄峙博与牧浩洋都很清楚。

        由此可见,推动战争的是经济,阻挠战争的也是经济。

        讨论下来,黄峙博与牧浩洋都无言以对。两人都不大了解经济问题,也就没有多少发言权,更提不出有用的建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