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精妙战术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精妙战术 (1 / 4)
        起飞十五分钟后,先行的ZJ-1与J-25机群到达克拉地峡上空。

        按照杨禹方的安排,飞行高度必须控制在二十米以下。

        在这个高度上,自动飞行仪已经失灵,必须由飞行员手动控制。虽然有夜视仪,但是在如此低的高度上飞行,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超低空,夜视仪的最大可视距离不会超过两公里,而对于J-25这样的战斗机来说,每秒钟就能飞行三百米以上,所以飞行员只有六秒的反应时间。虽然ZJ-1的速度慢一些,飞行员大约有十秒的反应时间,但是预警机更加笨重,更不容易控制。

        对预警机飞行员来说,挑战更大,因为预警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在超低空进行高速突防,平常训练的时候,也没有做出相应要求。按照海航的标准,驾驶预警机的是没有通过考核的战斗机飞行员。

        为了安全起见,在安排战术的时候,杨禹方让J-25在前方领飞。

        这样一来,ZJ-1的飞行员可以沿着J-25的飞行路线前进,如果前方有障碍,比如过于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压电线,J-25会首先规避,ZJ-1的飞行员能够获得额外的十多秒反应时间。

        所幸的是,克拉地峡非常狭窄。

        作为马来半岛上最狭窄的地方,克拉地峡最窄处只有五十多公里,J-25在三分钟之内就能飞过去,ZJ-1也最多只需要五分钟。

        惊心动魄的几分钟,让二十二架战机上的飞行员都出了身冷汗。

        …四十五分,J-15B机群到达克拉地峡上空。

        因为战机太多,所以分成了六个小机群,依次沿着J-25开辟的航线通过。

        与J-25相比,J-15B在超低空飞行时,反而更加轻松一些。不是J-15B更加敏捷,而是在满载起飞时,J-15B比执行护航任务的J-25重十四吨,翼载高出百分之三十五,因此低空飞行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受到低空紊流影响。这与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重载卡车比小轿车更加平稳是一个道理。

        此外,J-15B是多用途战斗机,平常训练就以超低空突防为主。

        只是,所有挂架上都携带了弹药后,J-15B的低空飞行速度在每小时九百公里左右,仅比ZJ-1快一点,比J-25慢多了。

        …五十分不到,最后一批J-15B越过克拉地峡,进入印度洋。

        此时,前出的J-25机群已经在印度洋上飞行了将近三百公里,离布莱尔港不到七百公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