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海军新锐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海军新锐 (3 / 4)
        韩国海军是209级的主要用户之一,考虑提升潜艇战力的时候,首选对象就是德国的214级。九艘“孙元一”级中,除了首艇在德国建造之外,其余七艘由霍瓦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现代重工建造。

        韩国潜艇的性能到底如何,汪誉涵非常清楚。

        几年前,汪誉涵在一艘从俄罗斯购买的636型上服役时,在黄海南部海域遇到过韩国的209级。升任艇长后,他曾经指挥一艘040型前往日本海,监视海试的“孙元一”号。只是那次行动并不圆满,他的潜艇在完成任务前被反潜巡逻机发现,不得不浮上水面。通过朝鲜海峡时,一度靠近日本领海,搞得非常紧张。进入东海后,海军航空兵出动战斗机驱逐了日本的反潜巡逻机。

        与040型相比,“孙元一”级不算差,只是跟041型比起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种AIP常规潜艇,040型的很多设计都不成熟,性能指标也没有达到海军的要求。比如在至关重要的AIP系统上,040型采用的是闭式循环蒸汽机,虽然直接烧油,经济性比较好,但是性能很不理想,巡航噪声非常大。在艇体结构设计上,040型大量借鉴“基洛”级,为了降低成本又不得不控制排水量,导致内部空间狭窄,无法安装性能先进的作战系统。

        040型的失败,为041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041型摒弃了俄系潜艇的一些极端设计,比如采用单双混合壳体,只在艇首与艇尾采用双壳体,中间的平直段为单壳体,为安装高性能侧舷声纳打下了基础。海军也放开了一些性能指标,比如把下潜排水量上限提高到三千二百五十吨,最大潜航速度由二十二节降低到二十节。

        最本质的变化,在AIP系统上。

        041型没再采用闭式循环蒸汽机,而是采用了氢氧质子膜燃料电池。

        只是,这套AIP系统与德国的没有任何关联。

        最早研究燃料电池的不是德国,而是前苏联。上世纪六零年代,前苏联建造了一艘使用燃料电池的实验潜艇。只是受当时的技术限制,这艘潜艇没能发扬光大。在更多的核潜艇服役后,前苏联也不再重视燃料电池技术。

        从俄罗斯进口877与636型潜艇时,中国海军花高价购买了燃料电池的技术资料。

        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特别是在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后,科学家与工程师终于攻克了燃料电池中最关键的技术: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研制成功,海军才下定决心,建造更先进的041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