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国重工业之崛起 (1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国重工业之崛起 (1 / 8)
        打捞日本潜艇残骸的工作异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进一步确定日本的潜艇作战能力,”清”海军部只能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故意使用1日型号的小吨位商船运输廉价物资,吸引日军持续使用潜艇进行攻击。

        从1901年1月4日开始,日军在琉球大岛周边海域不断击沉多艘运输商船,潜艇部队、水面舰队也经常和太平洋舰队交火。

        这段时期,太平洋舰队并没有过多依赖声纳系统,单纯依靠深水炸弹的方式进行潜艇驱逐。

        虽然不断被击沉多艘运输船,但还是有多艘运输船抵达琉球大岛,对琉球大岛上的驻军进行及时的补给。

        这一阶段,中国的损失是巨大的,日本的战果是辉煌的。

        不过,海军部已经基本摸清了日本潜艇的性能和大致的数量。

        在东北战线,日俄联军已经通过海参崴向延吉和穆丹乌拉(牡丹江)地区进军,联军总数约在40万人,以日本陆军为主,杨宗砺则在穆丹乌拉一带进行阻截作战。

        2月,东北气候开始进入极端严寒状况,双方被迫停兵,日本随即加大了对琉球海域的攻击,增加了两个师团的兵力,对奄美大岛进行登陆攻击。

        太平洋舰队和闽浙兵团基本完成整合,不断实施联合作战,对琉球大岛进行反扑进攻,双方在琉球大岛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六万人。

        1901年2月17日,日军在闽浙兵团失守的名山镇实施血腥屠杀,造成六千多名当地居民的死亡,2月25日,日军在琉球县城攻坚战中第二次大规模使用芥子气炮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日军的残忍并没有让中国害怕,反而激怒了整个中国,1901年3月,国防战争委员会预先完成计划,将预备役新兵数量扩大到114万人,陆军总兵力达到175万人,海军总兵力达到32万人。

        为了弥补枪械的不足,国防战争委员会从南洋各国大量回调江南系列步枪,并从美国采购35万支江南2型步枪和645门轻中型山地榴弹炮。

        同期,国家战争公债销售规模也达到了23.

        8亿清圆,足以应付战争支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