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 (2 / 5)
二十年的教育扶持培育百余万的知识青年,数万名留学生,在沿海,他们正影响着一切,改变着一切,可是,只看到内地,你才会明白中国并没有变。
或许,这也是是世界并不将中国复苏当作一件大事的原因。
日本人、俄国人、法国人都相信中国迟早会分裂成几个国家,江南和其他地区总是格格不入,新疆、蒙古、东北、西藏、云南、广西都不属于汉人,终究会分裂的,一定会分裂的,肯定会分裂的,即使眼前不分裂,他们也有办法加快这种分裂。
胡楚元想,你们就慢慢幻想吧。
胡楚元就在火车上办公,他到了哪一站,稍微停留半个小时,就立刻会有新的报告通过电报网络传送过来,枢密院的佐领章京孙综源担任临时的总秘书官,负责统管这些报告和行政公文的汇集、分析工作。
在1886年丙戌科进士中,胡楚元最看好谢元麒、杨士镶、孙综源、李锡龄、丁秉乾、陈夔龙、宋育仁、徐世昌八人,对他们的栽培也最为重视。
当然,这些人也都是胡党中的胡党,心腹中的心腹。
在兰州站稍作停留后,孙综源就将新的报告都提交过来,有来自机密总局,有来自陆军部的,有来自新疆的,也有来自总理府内政院的。
孙综源有很多好的习惯,他总会将最重要的文件放在最上面,按照胡楚元的特别叮嘱,他也会在报告中夹带自己的意见。
这对胡楚元是一个参考,对孙综源也是一种锻炼。
识人、教人、管人、用人。
这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留给胡楚元最为宝贵的财富,他也总是在不断的培养人才,积累人才,教导人才,锻炼人才。
只要是他的人,他能管着的人,他都会栽培,要求每个人都不间断的学习、锻炼,安排他们出国考察,适当的在外面担任一两年的大使和总领事的工作,接触欧美世界。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他会安排这些人先从基层的知县、知府做起,有些则在京师从章京、秘书、佐参做起,有些则调到具体的局务中,从实事做起,有些甚至派到江南制造总局、天津制造总局这样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