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 (3 / 4)
        通常来说,晚清地方政fǔ的反应是异常迟钝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但那是要有前提的——上级官员也不在乎,如果巡抚和总督都很在乎,事情办起来就是风驰电掣般的痛快。

        谭钟麟很快就抓了十几名参与炒盐的商人,并让他们jiā代出——所有事情都是有蓄谋的,一切都是由唐延枢、张颂贤等人在背后策划,还和洋人商量好了,连洋人也出资炒盐,且拒绝向江南商行售盐。

        目标,挤垮江南商行。

        也许,那些商人早就和谭钟麟串了供词,所以才会当天抓,当天就jiā代,也许,这些人就是谭钟麟埋设的眼线。

        官场永远是残酷的,谭钟麟亲自赴上海抓人,而唐延枢也早就得到了消息,躲在租界不肯出来。

        张颂贤则在家里被抓。

        直到这时,左宗棠才正式上折子,给唐延枢、张颂贤定下“sī通外国,祸国利己”的罪名,并认为他们罪大恶极,勾结洋人,想要通过谋luàn江东,祸及新疆,使国家丧失疆域。

        这个折子一上,唐延枢、张颂贤二人就肯定是死罪了。

        就算不死,最低限度也是抄家流放。

        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张颂贤缉捕后,陆续供出其他人以求自保,在怡和洋行担任买办的顾寿松也登上了“sī通外国”的名单,刘墉等人则陆续上了“谋luàn江东,祸及新疆”的名单。

        在短短的一个半月里,张颂贤等南浔四象囤盐达四千万斤,唐延枢囤盐两千余万斤,其他各地商人囤盐数量也不低。

        这就是“盐祸案”。

        晚清是一个谜案众多的朝代,盐祸案就属于一个典型,究竟是左宗棠有意嫁祸,还是商人有意勾结洋人,谁都无法说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