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君心难测 (2 / 5)
赵越一抿嘴,无所谓的说道:“希望陛下见到我这个样子,不会被我吓到。
…………………………………………………………
…………………………………………………………
嘉靖皇帝胆子没有赵越想象中的那么小,正相反当看到赵越的狼狈模样时,这位当了二十几年皇帝的男人,还不住的点头,然后没有任何反应的低下头去,喝着手中的一碗浓茶。
赵越站在大殿之下,目光复杂的看着这位九五之尊,不明白他这个点头又是什么意思。
秦福就伺候在嘉靖的身旁,不过看到赵越肩头绑着的纱布,原本就没有什么表情的脸孔就越发的阴沉起来,不过却没有说什么。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李方,则是看都不看赵越一眼,任由小太监领着赵越进了这间暖阁后,就一直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在低声为嘉靖读里面的内容,眼下就听他念道:“户部奏,近来宣大三关每遇兵兴,辄归咎粮饷不足。自去年九月至今年春季,已解去客兵银一百七十四万两有余,主兵米二十五万石。乞申饬边臣须大挫敌军,一费永逸,否则将来经费莫知所出……”
赵越听了两句,知道这是宣大边将又在向朝廷要钱了,自从年初俺答部翻过边墙,入寇大明心腹重地,震动朝野,这些世代世袭吃着皇粮的边将就大为惶恐,可另一方面,朝廷降罪贬斥了几位重臣,倒是又让下面的将帅起了“法不责众”的心思。因此便重提饷银旧事,一方面是为了要银子,重整三边,另外一方面也未尝没有向朝廷施压的意思。他们这些世袭的军户们是想告诉朝廷,想要马儿跑,就要先把马儿喂饱了,要不然可别管他们打了败仗。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其实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手段罢了。
赵越对这些事情,还是最近和朝廷的事情接触多了才知道的。徐渭更是胸怀社稷,也偶尔会提到一些从老师同学那里听来的朝廷事情,所以赵越倒是不感到意外。
只不过在赵越想来,这大明朝的边将每当用到他们就首先想着捞银子,这饷银真正能够拨到下面大头兵的手上,估计也就剩下清汤寡水,甚至是连肚皮都吃不饱。
赵越可还记得日后的闯王李自成,似乎也当过朝廷的驿卒,可惜赚的那点银子连自己都养活不活,最后才被逼无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正所谓是“国富民穷”,老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都满足不了,一再的压榨,所以说是官逼民反,也未尝没有道理。
只是此时的嘉靖朝,虽然很多弊病都逐渐显露出来,可是这个时期正处于明朝最稳定繁荣的一个时代,所以当权者哪怕是知道,却也不愿意大动干戈,去触及这些阴暗面。这其中或许有掩耳盗铃之嫌,当然,也未尝不是一种平衡的衡量毕竟回顾历史,所谓的改革,无不是要牵动统治阶层的利益,而这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又正是一个皇帝统治一个国家的上层结构的基础……
赵越胡思乱想,不知不觉中眼睛就开始放空,目光变得发散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