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草民累了 (5 / 6)
王素姘才止住哭泣,赵祯又安慰道:“等这件事风声一了,朕再想办法将他调回来。”
并且他也为和议之事,与刘娥争执过。
刘娥向他说:“我的痴儿啊,哀家是为了你啊。当初太祖皇帝,不也是对柴家忠心耿耿,但功高权重之后,他手下那班将士就不这样想了。况且石坚才多大,他的发展空间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太祖皇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宋家的江山够大的了,现在两湾大陆都没有官员愿意前去,要这么大的江山做什么?况且西北那地方,也没有什么出产,要来也是倒贴国家财政,拖连老百姓。”
赵祯总感觉到她这话不对,可不知从那儿辨驳起。
五代末,后周接到镇、定二州军情,说后汉勾结契丹人,大军即将南下。于是派赵匡胤出兵,但兵行四十里,便发生陈桥驿兵变,诸将谋立赵匡胤为帝。赵匡义说:“哥哥忠义,不会同意。”而诸将则说:“若太尉不受命,六军难以向前。”
此时赵匡胤酒卧营不起。诸将环立待旦,黎明,军营呐喊四起,诸将叩营说:“诸将无主,愿立太尉为天子。”随即没有等到赵匡胤开口,便被皇袍加身。这样说来,赵匡胤根本不知情,是诸将逼着做皇帝的。
可是其中疑点众多。首先皇袍非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其次是夜军营是夜喧哗,将士环营伺立,赵匡胤居然酒不知,这要喝多少酒?成什么样子?况且那是大军行程路上,作为一个领军主帅,会成这种地步?最主要不解的是本因边境告急,可赵匡胤皇袍加身后,率军回京,就没有了动静了。所以有人写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朝加身便罢兵。”
因此刘娥拿赵匡胤来比石坚是不对的,可赵祯也不知从哪里辨解。不过凭着他跟石坚后面学习的知识,隐隐感觉到宋朝这样做,很可能会搬自己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石坚也看着赵祯,看到他又长高了不少,出一阵温暖的微笑。其实抛去两个人的身份,这两人可以称得上亦师亦友的关系。
看到石坚的微笑,刘娥在帘后也松了一口气,看来今天的事好处理了。
石坚行过礼,也开口说话了。
他首先说道:“这些将士今天有了一些功劳,但他们都是用血肉和性命换来的。正所以他们的英勇,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大宋的和平。”
着他将狄青他们的衣服一个个掀开,可以看到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留下无数的伤疤,特别是狄青,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
石坚又说:“他们都是一个粗人,不会说话,你们很容易让他们戴上一个个大帽子,不过看在他们流了那么多鲜血的份上,你们还不要把脑筋放在他们身上。我们大宋现在北有契丹,西夏西夏,以后还要靠他们卖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