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6 【鸟枪换炮】 (1 / 4)
176【鸟枪换炮】
1917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段祺瑞再次弃职赴津休养的消息传开。对此已经有些麻木的国人倒没啥反应,可法国佬和协约国们却急得团团转。因为他们找不到中国政fǔ的总理缔约,中国不缔约又怎么能对德宣战呢?
京榆(山海关)铁路上的火车“咣啷咣啷”的响,各国使节纷纷前往天津“劝驾”,哪知段祺瑞根本就不买账,了一份辞职通电后躲在段芝贵家里,就算是各国公使和天津领事来生拉活拽,这位卸任总理还是岿然不动。
无奈之下,协约公使们一合计,现这次中国的府院矛盾乃是法国人引的,纷纷加以责备。法国人更是急得满头大汗,眼看着几十万华工已经在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招募,眼看着中国远征军已经有了一半的规模,这一下全部停了下来,咋办?康蒂急忙给bo尔多(法国政fǔ临时办公地)去急电,得到政fǔ的批准后,立即下令大沽港里的商船卸下武器,运往保定,装备中国远征军。
除此之外,公使们就只能催促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尽快任命政fǔ脑了。
黎元洪却不急,他是不敢急。
第一,李经羲还未赶到北京就任代理的财政总长;第二,各省督军在段祺瑞通电辞职后保持着一种罕见而奇怪的沉默;第三,各地舆论对此次府院冲突抱持着一种失望、批评的姿态。以前,舆论还同情大总统被架空了,指责段祺瑞借北洋派的势力专权,此时却认为大总统不顾大局气跑了总理,让中央政fǔ成了一个空壳政fǔ。
因此,在表参战6军办事处改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部的消息,以此堵住各国公使们的嘴以后,他又以通电的形式劝段祺瑞“以国事为重,尽快回京视事”,还在通电中隐隐加以威胁说:国事为大,总理之位不可久悬,如此云云……
皇帝都不急,跑tuǐ儿的急个啥呢?
石铿并未按照自己向段祺瑞所说那样立即返回保定,而是接了梅雪晴痛痛快快地在前门外的天桥转了大半天,又像看西洋景儿一般进了戏园子,可惜没有看到梅兰芳出台唱新编的《黛yù葬hua》,让慕名而来的梅雪晴好生失望。
第二天,石铿去参谋本部讨到唐在礼的“jīmao令箭”,前往西直门内的6军大学转悠了一圈。这才知道6军大学招牌大、庙子xiao、教官少,招一期学员教完毕业后才招下一期,第五期生今年才入学,1919年才毕业,捞不到啥油水。即便如此,他还是不顾6大校长胡龙骧的抗议,硬拉了教官童翼、游凤池去保定参加远征军。晚上带着梅雪晴坐了段祺瑞的专用马车,去拜访总司令陈宦和6军训练总监张绍曾,一阵胡吹1uan侃之下得了不少礼物,又得张绍曾推荐曾任6大教官,现在6军训练总监编辑处任职的徐永昌进远征军第一师参谋处,乐滋滋地回去段宅西院与如夫人胡天胡地一通。
第三天,从天津开来的火车满载着军械、大炮轰隆隆开进北京站,又转入京汉路开往保定。石铿带了法**事代表团和一群参谋本部、6军部的年轻军官们,在站台上指指点点,谈笑风生。等到最后一列军火车到站后,才领着这群中外军人纷纷涌上最后一节加挂的车厢南下。火车刚开动,他就跳下车,向远去的火车挥手说“古德拜”,哪管法国人能否听懂英国话。
说了不急就是不急。法**事代表团是去教练武器使用方法和基本战术的,有他们在,有王承斌、任士杰、高占标、郭松龄在,傅常、李炳之也将率部到达,而远征军总司令和参谋长都在北京城里,第一师师长急个啥呢?!
老子就不相信了,他辫子军大帅张勋就算资格老,面子大,想要在北京干点出格的事,不会不顾忌到近在保定的四万远征军吧?不会不顾及到石某人头上“护国名将”的光环吧?这家伙,咋还没动静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