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天人感应!知行合一! (2 / 7)
华夏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但这“儒术”其实是经过董仲舒改良后的儒学思想,讲究“祥瑞”和“天遣”一切灾祸都可以归结手天意。
姚元崇在历史上能够成为名相,很大的原因便在于他完全不信这套,唐玄宗时期,四处蝗灾,朝廷从上到下,都认为蝗灾乃是上天示警,绝不可杀害蝗虫,否则便是违逆天意,唯有君王修身养德,无为而治,蝗灾便会自去。
姚元崇却力排众意,强迫各郡各州杀蝗灭虫,几乎每天都有官员因此而弹劾他,他却不为所动,但有灭蝗不力者,即行除职,也正是因他的强力手段,那几年虽年年蝗灾,却未造成饥萋。
连蝗虫都可以被看成是天命,更何况原本就是华夏大地敬奉了数千年之久的飞龙。不要说朝中这些从小就被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洗了脑的官员,便连老百姓都开始疑虑起来,龙族抓住五德之气有变的机会,借天人感应说“代天行道”确实是令人头疼的奇招妙招。
史书上,姚崇为了灭蝗,擅且huā了不知多少工夫来说服李隆基,而那时候的李隆基还是相对圣明。
至于现在,弥勒僧借着“天意”、“无为”、“天遣”等一番虚虚无无却为众人所深信的东西,要想吼住远不如李隆基的李显,自然是轻而易举。
但是他这样做又有何好处?
唐小峰盯着弥勒僧,想要将他看穿看透,看到的却只有冰冷和寒意。
没有好处……对于这个因恋人惨死,对仙佛早已恨之入骨,由佛入魔,想以一切手段证明因果报应不过是个笑话,纵然做了再多令人发指的恶事都可以成佛的恶僧来说,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华夏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根本就毫不关心。
他这边还在盯着弥勒僧,却有一名太监匆匆进来,在中宗耳边低语一番。中宗犹豫一下,令唐小峰退下。
唐小峰早已听到太监对他所说之话,眉头微皱,亦不多言,施礼告退。来到外头,却见迎面行来一个青年,青年身后还跟着几名额上生角之人,这几人分明便是龙族。
青年看到他,微笑道:“这不是妹大么?”
原来李素竟以龙族使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唐小峰亦笑道:“原来是大舅子,许久不见。”
两人握手,李素身后几名龙族盯着唐小峰眸中杀机一闪即逝唐小峰却是毫不在意。
两人一握完后,便错身而过,唐小峰在一黄门引路下方走未久,姚元崇便已迎来,驱退黄门,引唐小峰出宫,路上低声道:“唐少侠与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