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心怀叵测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心怀叵测 (5 / 6)
        李显当皇帝时,对外,国力上依旧强盛,退位前的武则天刚刚发兵二十万,大破契丹,对内,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却明察善断,治理有方,留给他的仍是一个太平盛世,朝中也无权臣,宰相张柬之助他登基持政,他却反听信谗言将他问罪,做事也优柔寡断,持政五年,最后竟然被他的皇后韦氏毒死,毒死他的理由,只不过是因为不想再偷偷摸摸的跟人**(其实原本也就没怎么偷偷摸摸),想要成为另一个武则天。

        而睿宗李旦同样也无能得很,靠着他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兵变杀了韦后,被扶上帝位,太平公主在朝中结党营私,朝臣屡屡上告,他也不敢去管,好在他虽然无能,贵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能,当了三年皇帝,赶紧把位子让给李隆基,李隆基老来昏庸,年轻时却是有胆有识,举贤任能,整顿军纪,这才有了后来的“开元之治”。

        当然,虽然都是唐初,但他穿越的这个唐初跟史书上的那个唐初,有着很大不同,史书上的那个大唐,长安、泰山不曾崩陷,海外也没有什么君子国、女儿国,但李显依旧是那个李显,李旦也依旧是那个李旦。

        反过来说,史书上的李显和李旦,面对经李治和武则天对外开拓,对内清明的太平盛世都无法做好,那现在这个山川崩裂,妖魔四起,龙族在外窥视的乱世,也就更别指望他们能做些什么了。

        赵文昧听到他说李显“不行”,李旦“也不行”,心中大喜,脸上却不形于色,道:“如今天下大乱,庐陵王与相王都非英明之主,如之奈何?”

        唐小峰叹道:“李唐宗室,除庐陵王与相王,其他人已尽遭武曌屠杀,除他二人,还能有谁?”

        赵文昧低声道:“唐将军莫忘了,李素公子乃是八王爷之子,同样也是李唐宗室。”

        唐小峰装作“一震”,看向赵文昧:“先生的意思是……”

        赵文昧道:“李素公子既是各路义军之主帅,又是忠勇王之子,庐陵王与相王俱非明君,庐陵王还政,将军不过是各路义军的一个小小统领,纵然封将,最多也就是一个中郎将,唐将军若能相助李公子,大事一成,唐将军便是当朝附马,以将军之才,李公子必定会让将军大展才学,封王封侯,岂是难事?”

        其实,在李素将李显唤作“庐陵王”时,唐小峰便已知道他的野心,如徐承志、章更等人,在起兵的那一刻,就己将武则天的皇位视之为“篡”,庐陵王是武则天逼李显退位后给他的封号,对反武义军来说,李显并不是什么庐陵王,而是“主上”。

        反武义军起兵的理由是要“迎主上还政”,之所以叫“还政”,是因为,在心向李唐的忠义之士眼中,李显依旧是大唐皇帝。

        唐小峰犹豫道:“复唐在即,一旦攻下皇宫,接下来迎中宗还政,几乎是势在必行,还有何可为之处?”

        赵文昧低声道:“既如此,便要让大家知道……绝不可让庐陵王还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