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走向正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走向正轨 (2 / 3)
        坐在最靠近轩辕天的蔡邕也站了起来说道:“大人,你叫我管教育,但您得给我地方开学堂,还有书本,老师都要帮我办好啊。”

        来汉末这么久了,轩辕天他很重视教育,因为他觉得古代的人就是因为没有学到知识,很多人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没有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的。他说道:“这事现在就得办,等下让子纲批些钱给你,请教书先生,买书,我近阶段的最低要求就是要把渔阳的人都要会认字”。

        因为是第一次开会,轩辕天把自己在渔阳认识的人都叫过来了,不过他们也都是渔阳的官员。连他的老丈人都被安了个金曹掾史主管渔阳的商业的。

        会议开了一个上午,问题基本都提出来了,能解决的基本能得到解决,但有些只能慢慢来,会议最后的总结是,尽量把渔阳的人口往渔阳城附近转移,建立优惠措施鼓励生育,引进人口,军队加快训练,要在一个月内初步形成战斗力,组成商队,到中原和草原上去交易,解决钱财的一些问题。在城内建立俩个学堂,小孩大于五岁的都能到学堂免费读书,识字……。

        轩辕天感觉自己一个人很不够用的,好像什么都要他去动手,因为他觉得别人做的事情总是有那么些缺陷,不过后来想想,**就这水平,要提高也得慢慢来,

        幸亏找来的几个手下都很能干,也都聪明好学。在赶路会渔阳的十几天晚上休息的时候,轩辕天教会了他们**数字计算算术。和一些人员管理的方法。

        轩辕天本来想自己去训练军队的,但真的走不开,只得先叫来潘凤,把要训练的动作,纪律,训练标准等都交给了潘凤,并且连夜写了一个小本子交给了他,至于他能领会多少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能比一般的军队强力一些。

        叫来了张安,轩辕天让他利用他的商业网络在全国里,用尽各种办法给找一些各种各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回来,像医生,铁匠,造纸匠,会烧制陶器的,木匠,等等。

        而且轩辕天在开会之前就叫人通知了苏双和张世平到渔阳来,说有事商量。他想要他们俩个大商的帮助把渔阳的经济搞上来,在开完会的第二天,他们俩个冒着雪来到了渔阳。

        房子里就轩辕天的五个文臣手下,别的就是张安,和苏双,张世平三个商人,大家坐定,轩辕天说道:“我想组一个商会,把渔阳的铁矿,兵器,马匹,铜矿,粮食,盐巴都收归官府管理,张叔负责到中原收购粮食和铁矿,苏双我想请你负责马匹和盐巴的管理,张世平我想你负责兵器的管理。”

        苏双和张世平早先就决定要助轩辕天的发展,所以轩辕天求他们帮忙的时候马上就冒雪来了,更何况轩辕天是叫他们为官,这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轩辕天很不习惯汉朝的官制体系,他打算结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现代的一些制度编一个官制体系出来,不过这得等先把右北平搞到手再说,要真正实行,大概要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才能,之前只能自己人来先实行。

        一切上了正轨,不过感觉人才很不够用,开始他还以为自己找了几个高端人才回来,但一个人和NB也只不能同时做几门事情,暂时没有办法,只有等以后他再去中原挖些人才来了,现在为了缓解形式,他想在渔阳招些人,不问出生,不问过去,只问能力和德行。

        第二天渔阳的百姓发现官府又贴出了告示,在官府安排的人的朗读下,大家知道了。官府在招人,有能力的,有手艺的都能去应聘,大家都相互告知,没多久渔阳城里的人都知道了,因为轩辕天来到这里就做了一些好事,杀贪官,花钱粮请百姓修城墙,整顿治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