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 意识!基因与程序!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章 意识!基因与程序! (1 / 3)
        无限震憾5200()

        人类,为什么拥有意识?基因,是什么?程序,又是什么?

        当基本粒子按照足够复杂有序的方式排列和相互作用,将产生意识,再复杂有序将产生智能。www.XUnshu.org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同时也决定着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程序(program)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为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

        简单的应激性,就是趋利避害。

        从原生细胞的时候,这种趋利避害的求生本能就烙印在生物的基因深处。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好,是生物的最原始追求,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根源所在。有没有不追求这两样的?有!不追求活下去的,已经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生去生命。不追求活得更好的,至今仍属于低级生物。拥有追求活得更好信念的生物,才有可能一路进化,其中的最优秀者,便如现在地球上的人类,站在生物链的最高端,其强悍的能力,对很多生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以至于人类不得不出台珍稀动物保护法,防止部分物种灭绝。

        而思考,也是针对趋利避害的人脑程序安排!只不过,思考范围由自己和现在,延伸到集体和未来。

        在某种程度的危险面前,如果必须要牺牲部分个体来满足整个种群的生存,那么会怎么样呢?如果没有个体出去牺牲,于是整个种群可能全被消灭掉,如果生物种群做出这种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写入基因,很可能导致整个种群在无情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聚群而居的动物,在遇到小危险时,是由最强壮者上去抵抗的,而遇到不可抵抗的绝境级危险时,则往往舍弃族群内的老弱,换取整个族群的生存。据说有一群羚羊,被狼群驱赶到悬崖边上,突破狼群是不可能的,跳崖,高度太大,肯定要摔死,怎么办呢?羚羊们两两结伴,向悬崖对面跳去,老羚羊在下,年轻羚羊在上,跳到一半时,年轻羚羊在老羚羊背上一点,借力向悬崖对面跳去,获得了生路,而老羚羊则坠入悬崖,粉身碎骨。

        人类社会中,这种事情也经常可见,在种群的生存受到大威胁时,总会有一批人不惜个人生命,来换取群体的生存利益--------能具有牺牲精神的,已经是高级意识了。

        如果你说动物拥有的,不过是本能和应激性,那么,人所具有的,也不过是高级本能、高级应激性。

        应激性,是以前单细胞生物就具有的,也是所有生命的第一特征。百度定义: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狗和猫,可以响应主人的召唤,但你不是它的主人,或是虽然是它主人但关系没好到一定程度,叫它也可能不被搭理。

        机器人的程序,可以经过设定,让机器可以具有简单的应激性。如果以后有一天,科技发达了,可以把这种应激性做得更复杂,让机器人有选择权、自主权,也可以说机器人有了意识。但没有自主选择权的应激性不能算是意识。智慧是拥有更高自主权、开拓权的意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