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川督空缺 (2 / 4)
在遭到伏兵伏击后,戴、熊与大队离散后,慌不择路,蒙头逃到仁寿附近的秦皇寺时,身边已无甚人马。
偏偏冤家路窄,在这里布防堵截的又正是他们的老对头,遭到刘部川军一个团,贵州人廖谦伏击。
这个廖谦,在辛亥年贵州独立后曾出任军政部长。后因戴戡勾结滇军颠覆自治政府,他才败逃到四川加入川军。说来这人正是戴、熊的死对头(眼前这个黔军旅长熊其勋,也是滇军侵黔时随唐继尧回黔的),故对打戴、熊格外起劲。
在廖团的堵截下,黔军残部一触即溃。戴戡与熊其勋走散,稀里糊涂地死于乱军之中。熊其勋化装成农民逃跑,亦被邓锡侯团捕获。邓锡侯指其为挑起战端的祸首,当即在成都东郊的兵工厂新厂将他斩首。
听到这个消息,让杨兴大为震惊,这不是胡闹吗?目前川军、滇军关系错综复杂,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怎么能够将戴戡杀死呢?怎么能够将俘获的对方将军枪决呢?
半天后,内情才传来,为了阻止川军攻击,为了阻止川军的追击,滇黔联军在成都放了一把火,烧死三千余人。
惨案发生后,刘部将士颇为愤恨,故追击上百里,誓将元凶逮捕归案,如此才发生此等惨案。
潘文华知道杨兴之意,当即将逮捕熊其勋并将其处决将领邓锡侯的相关资料摆在杨兴案几上。
邓锡侯,18**生,字晋康,四川南充营山人,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全靠舅母文氏抚养成长。
1906年,邓锡侯初到成都,人地生疏,正在焦虑之际,恰逢成都陆军小学堂第一期招募新生。于是,邓决心弃文习武。由于他身材魁伟,脑子机灵,遂被录取。
1909年,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所属的南京第四陆军中学堂。因毕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又被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深造。
辛亥革命前夕,在革命党人的教育下。邓锡侯尚未毕业就离开学校,毅然回四川参加新军,在刘存厚师历任连长、营长,现为刘存厚师第三旅第五团团长。
看到这里,好像历史上这个邓锡侯是一个抗战名将,并且是四川省长吧,再加上与杨兴是同乡,当即让潘文华将自己的一把配枪赠予邓锡侯,且声言,将军与兴经历类似。
当杨兴将这个戴戡死讯告诉蒋百里、黄大暹后,两人哭成一个泪人,表示希望能够为戴戡立一个牌坊,以不使其暴尸荒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