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嘉陵丝绸公司(修改)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嘉陵丝绸公司(修改) (2 / 7)
        肖成源认为:顺庆由于地方经济贫穷,很多人只是将养蚕作为普通副业,与养猪、养鸡无二,根本没有当做一个产业发展。

        其次,四川丝绸业非常落后,听说江南各地,已经开始建立大规模丝绸厂,但是我们四川主要还是手工作坊,人工缫丝。

        再次,就是政府对丝绸行业根本不重视,虽然各个县成立了蚕业局,建立了苗圃,但是根本没有资金保障。

        再次,四川地处内陆,不像江浙地区,可以直接将丝绸销往国外,而我们则要层层关卡,难以运输到外地。走水路,通过嘉陵江运输出去,但是各地商船太少,难以运输,走旱路,又没有公路。

        最后,就是地主横征暴敛,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大家基本上还算吃得饱,但是一遇到大荒之年,逃荒的逃荒,谁又有心情养殖蚕茧。

        杨兴默默的听着,默默的记录着,在内心深处也加大了发展蚕茧的决心与毅力。

        这天晚上,向邓孝可报告,要振兴顺庆经济,必须在顺庆府发展蚕桑。

        要知道,南充(顺庆)历来是国内有名的丝绸城,如今不但落后于小日本,更落后国内其他丝绸生产区。

        邓孝可曾经流过学,也曾经兴办公合川火柴厂,对发展实业还是蛮推崇的。

        当杨兴带着肖成源等人来到他面前,告诉可以通过新的嫁接技术,增加桑叶产量,可以通过发展蚕桑,来振兴川北经济的时候,邓孝可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经过密商,由邓孝可确定由顺庆府每年省吃俭用,投入30万大洋,作为发展蚕业的专项资金。

        决定在顺庆成立蚕业技术职业学校,聘请各地蚕业技术人才,担任老师,培养各地蚕业技术人才。

        下令在顺庆各地成立蚕务局,建立苗圃,兴建蚕房,制备蚕具,举办培训班,教习养蚕技术。

        决定由杨兴组织当地乡绅,主办此事,决定兴办嘉陵江丝绸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