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地求饶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跪地求饶 (1 / 2)
        周玉的魂魄借助薛虎的耳朵继续聆听托亦涵讲述部落和她父亲的故事:

        武都的花椒粒大、皮厚(花椒的主要食用部分为内外果皮)、色泽丹红、芳香浓郁、味道纯正,调味、药用都行。

        在火的催发下,肉的香味混合着花椒及其他佐料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人们载歌载舞,欢声雷动,月光下的村庄处处洋溢着幸福和谐的气氛。

        然而,再旺的篝火也有熄灭的时候,随着篝火的火势越来越弱,冲天的光焰渐渐黯淡下来,人们吃饱喝足,打着饱嗝,用木棍剔着牙开始返回自己的石头屋,不时传出男女的打情骂俏声。

        部落里有专人将剩下的肉收拾好,准备曝晒后制成肉脯。

        他们选用新鲜的兽肉或鱼肉切片,加入花椒等香料,放入盐、牛奶或羊奶、蜂蜜,经过烧、烤、熏、晒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他们将鲜肉放在樟木板上加工,香气四溢,闻者无不垂涎;成品片形整齐,色泽鲜艳,富有光泽;放入石缸中储存数日,缸中放有雪草冰茗等物——这些是部落特产的作物,具有防潮,防腐,驱虫,增味等诸多功效。

        储存十日后,打开封口,顿时,鲜香扑鼻,令人食欲大增;入口细嚼,干、香、鲜、甜、咸,五味俱现,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妙不可言,实乃人间美食。

        肉脯呈薄块状、形方正,色如玛瑙朱丹。用干草吸取少量油脂后,细而不腻;蜜盐兼施,甜咸适中,酥而略脆。取一块拿在手中,凑近灯光一看,只见肉脯鲜红透明。其实,于添部落很早就知道制作肉脯,因为猎人长途奔波,不能没有干粮;卫士夜晚巡逻,不能饿着肚子。

        但是,他们的制作水平上升到今天的台阶,同与汉人的交流有一定的关系——早在《周礼》上,就有关于肉脯的文字记载;《礼记》上则有“牛修鹿脯”之说;《论语》上也有“沽酒市脯”之句。

        在同汉人的交往中,他们相互取长补短,终于使肉脯的质量日益提升。人们陆续回家后,卫士们吹响熄灯的号角,意味着部落中的大多数人开始睡觉,数十位卫士将轮流担负起巡逻的任务,确保部落民众不受贼盗、外敌、猛兽的侵袭。

        部落里引进了汉的漏壶计时法。此前,他们一直依靠一种报时鸟掌握时间,此鸟比较神奇,夜间,过一段时间就会打鸣,极有规律。

        但是此鸟比较娇贵,不好饲养,它需要人们不断变换食物花样,比如每天要用不同的虫子喂它,隔三差五要吃小鱼小虾蚯蚓等,而且必须是鲜活的,否则它就生气、懈怠,报时就不准了。

        当时人们生活节奏并不快,按理说,他们对时间的准确度要求不高。其实不然,由于于添部落自古对待雪山如同神灵一般虔诚,他们要准时在凌晨拜雪山;另外,卫士们轮流巡逻,必须要按规定时间换班;

        再者,每天早上要准时向日神祷告,还要准时外出打猎、捕鱼,放牧等,没有一个较为可靠的时间就没有秩序,一切都乱了套,就影响生计。

        席日而洪由于十分疲劳,很快进入梦乡。黎明时分,他被惊呼声吵醒,他赶紧坐起来,侧耳倾听,一些人在高喊“救火啊——”

        他大吃一惊,连外套都没来得及穿,打开门循着声音向失火处奔去。失火的地方是一处草料场——部落民众必须在晴天将草晒干后,堆放起来,作为冬季来临时马牛羊的食物。

        由于火势很大,虽然人们全力扑救,但是效果不好,大部分草料被无情的大火吞噬。席日而洪见此情景痛心疾首,部落民众也呼天抢地,痛哭失声。好端端的,草料场为何突发大火?

        席日而洪和永习春等人认为是有人纵火,但是究竟是谁干的坏事呢,会不会是羌原四鹰的报复呢?他曾经听本部落的灵通大叔说,羌原四鹰为泄愤曾将百木部落的马全部毒死——然而,他目前没有真凭实据,只能推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