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分崩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分崩 (2 / 3)
        袁青杞的声音清澈如水,可听在众人耳中,却发出铮铮剑气,响遏行云,道:“天师道要革除陋习,佛宗也要返归清俭,如若不然,佛门之昨日之难,天师道之今日之灾,就是日后佛道两教的下场!”

        竺法识默然良久,忽而莞尔一笑,口宣佛号,低首垂眉,不再言语。但他的态度无疑表明了支持袁青杞的提议,这让很多原本对道门充满敌意的和尚变得摇摆起来。

        其实天圣法难的降临,佛门里也有不少人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不是竺道融牵扯朝局太深,以至于脱身不得,岂会引来天师道的疯狂反扑?可若是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又是抉择的问题,一时半会辨不清怎么是对,怎么是错!

        竺无漏突然发问,道:“大毗婆沙,不知你意下如何?”

        徐佑哪里会上他的当,他如今过了亲自下场撕逼的阶段,稳坐**,充当的是裁判的角色,道:“佛宗的路该如何走,我做不得主,需要佛子和诸位高僧一起商量。但佛陀曾说我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方有大劫。宁祭酒要革新天师道,佛宗到底该不该革新?想必各位自有见解!”

        竺无尘双手合什,满面慈悲,道:“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佛宗沦落至此,怨不得他人,不除尽己身之虫,就算没有天师道,早晚也有这一场劫难!我同意宁祭酒的高论,佛宗亦当革新!”

        竺无尘的表态让竺无漏彻底陷入了被动,他城府森严,并不会公开和自家师弟翻脸,想了想,道:“敢问宁祭酒,你口口说要革新,然而兹事体大,该如何革,又如何才算得上‘新’呢?”

        他到底是聪明人,想借此断了袁青杞的后路,如果她只是夸夸其谈,实则毫无见地,那不用驳斥就没了说服力,可要是真的有备而来,敢革天师道,势必要自绝于孙冠,也为将来埋个不好的种子。

        袁青杞笑了笑,道:“佛子不问,我也要说的”她大概讲述了改革天师道的几大核心法则,制订乐章,诵戒新法,规范斋醮科仪等等,不仅言之有物,而且革新除弊的力度之大,展现出非凡的决心和魄力,应该是思虑布局了许久,这也正说明她确实有和佛宗修好的诚意。

        竺无漏此时的想法没人知晓,但智现深受触动,当他们这些幸存的僧众还沉浸在仇怨里无法自拔的时候,天师道里竟然有宁长意这样的人已经开始筹谋进行革新,境界之宏大,谋略之深远,让人敬畏。

        “阿弥陀佛!若宁祭酒真的要脱离鹤鸣山,另立道门,贫僧不敢为佛宗作保,但至少我个人愿意和道门重归于好!”

        智现的心思徐佑最清楚,他苦研华严经,隐约中有了脱离般若经之六家七宗的想法,只是并不成熟,今夜听袁青杞一番话,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孙冠尚在,余威不倒,宁长意就敢背师叛教,自创新宗,而竺道融已死,六家七宗名存实亡,他以华严经之浩瀚,怎么不能效仿宁长意呢?

        有了智现为榜样,众僧对袁青杞的敌意稍减,基本达成了徐佑今夜万荷池设宴的目的:让双方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互相说说理念和分歧,求同存异嘛,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不可能立刻解决佛道之间的问题,以后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它拉开了佛道和解的初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