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鹤鸣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鹤鸣 (2 / 4)
        徐佑摇头,站起舒展身子,道:“此事不再议了,风虎你位列小宗师,目标太大,刚踏入益州,怕就惊动了司隶府,自然也瞒不过孙冠。好了,我们已经推演过无数遍了,只要小心谨慎,终究有五成的胜算。生死之间,五成胜算足够去搏一搏,不必过于担心!”

        何濡哈哈笑道:“是,潜入鹤鸣山在孙冠眼皮子底下盗取五符经,听起来仿佛疯子们的呓语和笑谈,可七郎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益州治的祭酒,天底下还有何事能够难住他呢?”

        徐佑翻了个白眼,道:“这祭酒不过傀儡,听起来好听,其实还没有在扬州当个正治自在。孙冠将我千里迢迢调到益州,只是便于操控和驱使罢了,见过手下无一人可用的祭酒吗?”

        这厢计议已定,徐佑从暗门离开了天青坊,晚上和沙三青夫妇痛饮告别。第二天一早返回林屋山,和袁青杞碰面后,由商二和白易带领五十名骁勇部曲护送他沿长江水道启程前往益州。颠簸劳顿一个多月,途中多次遇到湍急水域和恶劣天气,尤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管陆路还是水路都险峻无比,所幸商二等人长年往来于益州和扬州间,经验丰富,一路有惊无险,安全抵达临邛县。

        稍事休息,商二跟早就等候在县城里的鹤鸣山道官交接确认彼此身份之后,她的护送任务宣告完成。白易离开时依依不舍,旅途中朝夕相处,人与人之间更易亲近,他时时聆听徐佑的教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趣闻轶事,以及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学到了许多从不曾耳闻过的知识,加上徐佑寓教于乐,既不呆板,也不严苛,和白易亦师亦友,倒是十分的相得。

        鹤鸣山距离临邛县城西北约二十多里地,属于岷山山系,连峰接岫,千里不绝。山势雄伟奇峻,林木繁茂幽深,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沿途松柏成林,苍翠欲滴,山涧溪流,泠然有声,凡人到此,顿生求仙问道之志。

        比起扬州的林屋山,蜀地的山,更高更险更美更奇,也更接近那仙人所居的九霄云天!

        这是天下道门的祖庭,是老君悟道、张陵创教的洞天福地,徐佑站在山脚,微微眯着眼,仰头凝望,鹤鸣山,他终于来了!

        “祭酒请看,站在此处观之,那红岩大山为鹤尾所展之屏,其下的冠子山,阴岩碍日,林气障天,为鹤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顶平坦,为鹤之背。是否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这道官年过三十,可嘴皮子特别的碎,热情洋溢的给徐佑介绍益州的风土人情,等到了半山腰,介绍鹤鸣山时更是极近夸张之能事,说的天上地下仿佛只有此山最为有名似的。徐佑要在鹤鸣山寻找五符经,拥有良好的人缘是必要的。,他是祭酒之尊,又刻意放下身段示好,不消片刻,就混的极熟了。

        道官名叫班雨星,是阳平治的五百箓将,这样的职位在其他各治已经算是个人物了,可在鹤鸣山却只能干些迎来送往的活。说话间耳边听到阵阵雷声,转过山角,眼前豁然开朗,两道山涧从东西两侧的悬崖岩壁上飞流而下,在山谷前汇聚,湍急的水流挟千钧之势拍打着一块通体赤红的巨石,溅起的水花足有数丈远,随山风吹拂,如同白日倾盆大雨。

        “这就是鹤鸣山最有名的景致:‘鹤含丹书’。祭酒当心路滑,青石板长年被水浸润,不少来朝拜的道民都曾在此摔倒受伤。不过大家却欢喜非常,说是入山第一叩,免得对天师和道君不敬!”

        说完殷勤的要来搀扶,徐佑笑道:“无妨,我虽不会武功,可也不是弱不禁风的……”话音未落,空中突然响起一声怒吼:“来者何人?”

        若是寻常百姓,猛然受此惊吓,定会失足摔倒。可徐佑城府之深,养气不在小宗师之下,身心俱荡,耳鸣眼黑,可脚下如同钉了钉子,站着纹丝不动。

        班雨星面露尴尬,低声道:“这是三官庙的道官韩元忠,也是韩大祭酒的弟子,向来跋扈,祭酒不必理会就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