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茅十七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59章 茅十七 (2 / 2)
        古玄摇头道:“非也,在下不过散修一个,无门无派。我观道友这身行头,恐怕也是散修吧?道友修为比我精进得多,资质肯定在我之上。”

        茅十七闻言脸色微红,猛喝了一口酒,以酒杯稍加掩饰脸面,说道:“惭愧,在下没什么技艺在身,赚不着钱,故此囊中羞涩,衣衫也破陋些,污了道友法眼。”

        古玄故作不悦道:“我岂是以貌取人之辈?道友此话休谈。不过,敢问道友修为如何?”

        茅十七见古玄不介意他穷人一个,笑道:“不敢当,在下修行三十余年,堪堪化气后期,这也是受长辈所赐,非我之功。”

        “此话怎讲?”

        “在下父亲自认为资质不行,便将一身修为传给我,这才有化气后期修为。待父亲亡故,便下山透透气,游历至此,碰巧见到道友。”

        “原来如此。”古玄心道,“这样看来,茅十七的父亲修为肯定在化气期之上。”

        “茅兄仙乡何处?”

        “茅山。”

        “茅山?”古玄讶然道,“道友是茅山派人?”

        茅十七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说道:“道友难道不知世间没有茅山派么?”

        “呃。”古玄不由一愣,茅山的名号太响,在他看来,肯定是有一个茅山派的,谁知竟然没有这个派别。

        茅十七见古玄不像是装的,当下解释道:“汉代茅盈及其弟固、衷,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此派主修上清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通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该派代表人物除陶弘景外,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辈出,隐若道教正宗。北宋时与龙虎山、阁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元代以后归并于正一道。因此,从那时起,世间再已无茅山派。”

        古玄讪笑几声,举起酒杯道:“在下自罚一杯,呵呵。道友信茅,与茅山祖师有何关系?”

        “正是先祖,不过我茅十七家族是一个很小的旁支,元代时未归正一道,在茅山继承祖业。不过在下势微力弱,非但没有将茅山发扬光大,反倒步步下滑,如今茅家只余我一脉单传,实在愧对先祖。”

        “茅兄何必在意?茅山派既为正一道的一份子,道统尚在,担子也压不到你身上,我们只需管好自己便是。”古玄安慰道。

        茅十七闻言一愣,是啊,又不是说茅山派断了道统,只不过改了名字而已,哪需自己担忧?想到这里,茅**笑一声,举起酒杯道:“我敬道友一杯,谢你为我开导。”茅山派是他唯一的心结,受此所绕,修为经久不升,如今心结即开,修为肯定一日千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