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改革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5章:改革 (3 / 3)
        “……陛下,将来大明可是要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不能所有事物全都依靠儒家子弟。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全开,才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负责任。”

        朱棣反倒是有点犹豫:“唔,国师大人,诸子百家全开是不是有点乱?朕担心会造成天下思想混乱,反倒带来诸多不便哪!”

        “陛下此言差矣!诸子百家全开非但不会造成天下人心混乱,反而会从思想碰撞当中找到更适合朝廷统治的模式。儒家千百年来独受宗崇,已然造就了本身的局限性。长时间将本身封闭起来,儒家的学术性千百年来进步缓慢便是这个原因。”

        大力推动社会变革的唐少哲并非对儒家有什么偏见,他只是希望国内的学术风气不要太过保守。近代西方文明的文艺复兴勃勃兴起,所带来的是工业革命大爆发。

        西方文明之所以在近代超过了东方文明的重要因素,就是诸多思想学术的相互碰撞。所激发的火花才是点燃一切的引子,这一点正是东方文明越来越保守所丧失的优势。

        从汉朝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千百年来虽然也有过数次内部变革,但始终缺少外部相等实力和档次的学术思想引发危机感,从而真正出现融会贯通。

        儒家千百年来的自我完善确实使儒家学术思想在不断进步,也在适应着不同的社会形势变化。但是相比外部竞争的效用,仅仅的内部完善效果就差太多了。

        唐少哲希望在这次的兵部改革里埋下将来社会改革的种子,华夏社会的思想体系确实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只有重现当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才有可能将华夏文明推向新的高峰。

        国师大人的慷慨激昂,到最后只换来了朱棣的若有所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负责?这却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呢!”

        “是的,陛下。儒家千百年来所培养的目标都是全才,这对儒家子弟个人素质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我认为今后社会的分工会越来越细化,各种专业我们需要更专业的人才。”

        朱棣终于点了点头:“唔,所以国师大人觉得应该放开禁制,开放思想,重现春秋诸子百家的态势?唔,朕明白了!”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