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五章探消息
周一刚一上班,张文定就被徐莹叫到了她办公室,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份白漳晚报,随江开发区的事qing放在了白漳晚报的头版,标题相当震撼:《三十万买三条命!》
看到这个标题,张文定qing不自jin地暗哼一声标题党!
现在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标题怎么吸引人怎么弄。
比如他前不久在网上看到的两篇新闻稿子,一篇标题为《干了XX天,终于湿了!》,另一篇为《两大全guoxingjiao易市场落户我省》。
chu一看,相当暧mei,可真要较真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第一篇说的是旱qing得到缓解,跟chuang上儿没关系;第二篇是说两个交易市场都是全guoxing的,与xingjiao易这种活动没关系。不得不说,想出这种标题的人,也是煞费苦心了,首先一点就把读者的目光吸引过去了。
白漳晚报这篇对于随江开发区的报道显然也是想要一眼就让读者有看下去的yu望,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有效果。张文定觉得就算自己不是因为关注着这事儿,仅仅出于好奇,也会去细看这篇文章里究竟写了什么。
文章先写了随江开发区全盛世陶瓷公司发生的事故,然后又对全盛世公司作了一个简介,bao括是哪一年落户开发区的都注明了。这两样之后,便是记者采访公司员工,员工说出的一些qing况,比如公司时常无理由的加班,比如公司不和大多数员工签DING劳动合同,不负责五险一金等等qing况,反正都是员工对公司的不满,都在说公司的坏话。
在对家属的采访中,家属则说自己签赔偿协议的时候受到了欺骗和威胁,要不然他们怎么也不会答应十万块钱的赔偿,还说一条命难道就值十万块钱吗?更说这次的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除了赔偿之外,还应该要追究相关责任人。
整个采访看下来,一个劣迹斑斑的无liang公司形象就在读者心中成型了。
提到事故原因的时候,员工有的说是公司管理问题,有的说是厂房建筑质量有问题,钢筋混凝土的钢筋不达标,以次充好。
反正就一条,这次的事故,除了赔偿之外,还得有人倒霉——至于倒霉的是陶瓷公司还是当chu承建厂房的公司,那就不知道了。
光是这个还不算,这文章中间,还穿cha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记者还是编者的话,说是记者联系了随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相关领dao,但安监局三缄其口,然后记者又采访开发区管委会领dao,领dao称很忙,随后就有个自称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的女子找到记者,对于记者提问却是一问三不知。
在文章的结尾,却是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质问在这起事故中,安监部门和管委会方面面对记者的采访bi而不谈,是不是认为一条人命仅仅就值十万块钱?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将最后那“本报将继续关注事tai发展”这句话收进眼底,放下报纸,张文定忍不住想拍桌子了。
这算怎么回事嘛,这话里话外透的意SI,好像是管委会和陶瓷公司lang狈为jian一起欺压员工一样,怪不得说防火防盗防记者呢。
人家一篇文章出来,不说一句自己主观上的倾向,可那意SI却展露得淋漓尽致,而且还颇有剑指八方的意SI,让人摸不清他的目的在哪儿。
不过不管这篇文章最终目标是要指向谁,反正管委会是被其点名了,张文定就看向徐莹,他也不知道昨天从魏本雄嘴里听到的话要不要给她说一遍。
在官场上混,谨慎是相当重要的。
他和魏本雄又没有什么过命的交qing,在他没有提到记者的qing况下,魏本雄专门说了那样的话,这不得不令他多想一想,魏本雄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用意,比如拿他当枪使什么的。所以,他就犹豫着,昨天晚上在徐莹家的时候都没说过,如果他贸然告诉徐莹的话,从而令得徐莹判断错误,那就有点郁闷了。
毕竟,在前天晚上,徐莹好像就已经看出了这其中的问题了。
有时候,消息太多,反而会蒙蔽双眼令人看不清前方真实的qing况。
虽然说他跟武云关系不错,可武云的爹是省委组织部长,手握一省官吏升迁重权的副省级大员,总不能时时关注着他这么个副科级干部吧?那也太不着调了。
县官不如县管,他还得有个能够赏识自己的直接领dao才能让今后的LU走得顺。所以,他不希望徐莹惹上什么大麻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