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 李靖之愿 (1 / 3)
一路上李靖与红拂没碰见李世民,也没碰见什么虬髯客,倒是碰到几个行劫的小盗贼拔刀相向,要李靖与红拂留下买路钱。红拂趁机露了一手,佛尘柄内的利剑出鞘,轻轻松松就把那几个小盗赋送上了西天。李靖见了,大吃一惊。
“你竟然有这一手?”他问。
“我要没这一手才怪呢?”红拂粲然一笑。“你以为我是老爷的什么人?我不是侍女,是侍卫。”
“哈哈!原来我老婆竟然是个剑客!”李靖大笑,从此对红拂敬佩有加。
有时候,人会为一些不明所以的原因而有所隐瞒。比如,红拂就做了这么一次隐瞒,她没把她的神秘身世告诉李靖,始终没有。为什么?担心李靖知道在京城没有危险了就不再去边塞?她当真相信边塞会给李靖带来更好的前途?还是担心节外生枝无益于她与李靖的关系?她说不清。总之,她对李靖瞒下了这一切。李靖以为非逃不可,别无选择,就这么仓仓皇皇地走了。为了一个红颜知己?还是为了一个漂亮的女人?李靖没想过。这二者有区别吗?李靖就这么糊糊涂涂地走了,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如果李渊不造反,李靖就在边塞老此一身,历史上还能有李靖这么个人物么?
有人说:男人决定百分之九十的历史。乍听之下,言之有理。可女人决定百分之九十的男人。不是么?那么,历史究竟由谁决定?男人?还是女人?
二十年后,李靖与红拂皆已两鬓飘霜。对于当年的私奔,李靖后悔过吗?不能说没有。比如,隋炀帝起用来护儿为主将征高丽,大败而归。李靖就想过:如果当年我留在京师不曾走,说不定就会起用我李靖。要是用我,哪能像来护儿那么笨蛋!不过,李靖知道后悔无益,也知道那些设想其实虚无缥缈,未必成真。
红拂治家有道,衣食住行一概料理得近乎奢侈。哪来这多钱?李靖不是书呆子,对自己的财力所能及,不是一无所知。靠你那点钱,当然是不成了。老爷赏我一些假首饰,我时不时拿一两件去变卖。边塞的行商坐贾不识货,都当真的买。红拂这么解释。解释完了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笑得天真无邪,笑得不由得李靖不信。不由得李靖不信?其实,那只是红拂的自以为是。她小觑了杨素,也小觑了李靖。商人哪有不识货的?就算上当一回,哪能回回上当。
听了红拂的解释,李靖心中暗笑。那些真首饰从哪儿来?不可能是杨素送的。即使红拂同杨素有一腿,也捞不了这么多。肯定是从杨素府上偷出来的。李靖不知红拂的来历,这样的推测,是最合理的推测。哼!我老婆原来不仅是个剑客,还是个贼!这想法起初令李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可后来眼看这家用都得靠红拂变卖首饰维持了,也就想开了。管它呢!反正做贼的不是我。这么一想,李靖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贼赃”换来的舒适生活。当真是舒适生活?嗨!套用一句后来的俗话,其实也不过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过久了,平常人都烦,更何况是自以为怀才不遇的李靖。
好在老天终于开了眼。隋炀帝大业十三年,突厥大举南侵,马邑首当其冲。人家个个心惶惶然,唯独李靖大喜,以为咸鱼翻身的机会终于到了。
“你高兴得太早了?皇上又没叫你前去迎敌!”红拂这么提醒李靖。
红拂这话没错。奉命御敌的,本是太原留守李渊,不是李靖。李渊因病不起,顶替李渊的是太原留守副使高君雅,也不是李靖。可在李靖看来,这一替一换,正是天赐良机。良机何在?他早已在突厥界内收买了几个走私贩子替他刺探突厥军事情报。不管是谁领兵前来,他李靖手上的情报都是值钱的货。可如果来的是李渊,他能心甘情愿递上情报请功么?高君雅来就大不一样了,李靖不仅与高君雅无仇无怨,而且还有数面之缘,可以算得上是个点头之交。
可等高君雅到了马邑,李靖却又犹豫了。不是因为李靖忽然失去了立功领赏的兴趣,是因为他手上的情报远远不是人马多少、部署如何等等军事性的情报。他的细作提供的消息是:刘文静正在突厥大营之内与突厥可汗密商大计。什么大计?李渊请突厥协助其“义举”。
“什么是义举?“传递情报的走私贩子问李靖。
李靖一边把钱数给走私贩子,一边打个哈哈说:“比如走私,在你看来就是义举。”
“走私不是犯罪么?”走私贩子瞪着两只小眼睛反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