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星宿下凡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星宿下凡 (2 / 3)
        房玄龄、杜如晦和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等人听着那笑声,只觉心旷神怡,如饮甘泉,浑身说不出的通泰舒畅,轻飘飘欲飞升而起,几至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不由的对这位王远知生出一些畏惧和羡慕之心。

        就连李世民、长孙无忌二人,也是心神俱醉,陶然忘机。而房玄龄、杜如晦心中的疑惑,更是早已飞得无影无踪。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三人全忘了他们想好的“试试”王远知神通的法子。

        “得陛下亲自出迎,远知不胜荣幸。三百年后,远知当与陛下相逢于三十三天太清之境,同听道德天尊玄言说法,回想今日之事,亦梦亦幻,不过为蓬莱岛上一笑谈耳。”一阵声音传来,那声音如幽潭滴水,滴落在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的心上,使众人神智为之一爽,从迷离中清醒过来。

        这王远知果然非同小可,当真有些法力。李世民心中赞道,忙又拱手一拜,说:“高士玄言,我等凡俗之人,难以了悟,还望明示,以解心中之疑。”

        不远处,一个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道士骑着一头青鹿正缓缓行来,一人一鹿通体上下都散发着耀目的红光。仿佛一股巨大而又奇异的力量,在他身上如潮水般弥漫开来。

        “陛下为天下之主,此早为上界所定,圣人不世出也,而欲得武功文德兼隆者,千载之下,唯陛下一人耳。不出五年,天下大定,陛下德化海内,威服四夷,纵商汤、文武复生,亦不及也。愿陛下好自为之,惜身恤下,不负太清殷殷之意。”青鹿依旧缓慢地行来,王远知郎声说道。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宫前值日的宿卫,以及远处看到的百姓都感到了那无形之力的神异威慑,都跪倒了下来。唯有李世民仍然站立,对那巨大而又奇异的无形力量,似是毫无感触。

        “高士之言谬矣,世民虽为嫡子,而位居其次。封为秦王,本心愿已足。领兵出战,扫平群贼,一统天下,以孝事父兄,尽为人子弟之道,从无份外之想。若非建成下毒害我,我实不敢出此下策。”李世民神情凝重,不徐不疾地说着。

        “天下阴阳运生,万物盛衰,一切俱为上天所定。今天命已归秦王,非人力可以变易也。”青鹿在距离李世民两丈远的地方停下,王远知依然骑在鹿上说道。

        “天命既已归于世民,为何建成元吉还要数次谋害世民,父皇也嫌于世民?”李世民问道。

        “天降大任于陛下,自有种种磨难,以劳其筋骨,坚其心志,成其大业!”王远知道。

        “世民何德何能,竟得上天如此眷顾,心实惶恐,不知所为。”李世民叹道。

        “既为天定,陛下何必惶恐。陇西李氏,本为太清道德天尊之后,门望至高至贵。且陛下又为太清界至仙降生,曾得道德天尊秘传,应运普救众生,非前代帝王可以相比。”王远知的声音仿佛重锤一样击打着在场所有人的耳膜。

        “高士所言太清道德天尊,莫非是那以《道德经》传世之先圣老子?”李世民又问。

        “正是。天地未分之时,宇宙为一元精气,得造化之玄,通灵化为三清。一化元始天尊,二化灵宝天尊,三化道德天尊。天有三十六重,至高者第三十六天为大罗天,存一元精气。三十五天为清微天玉清境,为元始天尊常住之处。三十四天为禹馀天上清境,为灵宝天尊常往之处。三十三天为大赤天太清境,为道德天尊常住之处。故元始天尊亦称玉清,灵宝天尊亦称上清,道德天尊亦称太清。当日周室衰微,诸侯争战不休,人心大坏,民不聊生。道德天尊为教化世人,特降生凡尘,托姓氏为李,名耳,留《道德经》五千言,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化胡,然后复归于三十三天之上。无奈世人贪淫之心日甚一日,虽有《道德经》流传天下,然无圣人弘扬,亦难挽狂澜于既倒。故太清又以天命付于陛下,以期圣道昌明。天上圣位有三九二十七秩。玉清有九圣、上清有九真、太清有九仙。九仙是为上仙、高仙、大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秦王之前身,是为仙家中最高之至仙位也。”王远知一字一顿,清清楚楚地说道。

        “依高士所言,天命已归于李家归于世民。可眼下内忧外患,世民又该如何为之?”李世民又问。

        “陛下左右,俱是上天星宿,奉太清法旨,下凡辅佐圣命克成。陛下有所疑惧,当依众星宿之言择善而行。”王远知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