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 (2 / 3)
罗寿和雷永吉麾下不到五千士卒,被将近五万人围的密不透风。李世绩挥舞旗语,命令骑兵结队,反复冲锋穿插轰击他们的行列,主要从侧翼轰击,或者迂回到后路打散他们。罗雷二人的部下完全大乱。士卒散自为战,被二李联军咬杀得最终五千人竟一个都不剩。这次杀戮是如此干净,没有一个活口走失。
李艺先胜后败,不但损失了将近万余士卒,还折了自己的亲弟弟和雷永吉两员悍将。
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退保德州小城。二李合兵一处,随即将德州城层层围住,此的德州好像大海涡流中的一只小岛。
第二天刚刚吃过午饭,李靖和李世绩一起出营,两人并驾齐驱,来到德州城下,李靖传令攻城。
于是二李联军一万余人,在大地上如蝗虫般汇淹过来。走在最前锋的士卒,推着从附近树林砍来的圆木制作的飞桥。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护城河的,两根长圆木,上面横铺木板,下面还有一对木轮,可以推动。士卒们吱吱嘎嘎推动着十几辆飞桥,直水走进齐胸深的护城河里,把飞桥架通。接着敢死壮士像蚂蚁一样缘桥而过。
李艺在城头向下望了望说:“不要放箭,壕沟保不住了。”
越壕以后,士卒们开始有序地分工协作攻城。有的士卒自备掩体(大挡箭牌),往前跑一段,支在地上,藏在后面放弩箭,以掩护挖掘作业人员。另外远处的唐军已经开始使用大型床弩,也就是古代机关枪,能连续发射:用几人、十几人推动绞盘,张弦开臂,射程达三四百米,甚至可以把矛发射出去。床弩射出的粗箭可以直接抵达城头,压制城顶守军(不让守军探出头来攻击),借此掩护登城的敢死队攀爬。甚至粗箭可以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方便这些攻城勇士们抓蹬。
城墙上布满了蚁附之的敢死之士——他们都是李靖带来的江淮精锐——为了避免影响攀爬,他们都不带长武器,只带腰刀,留出俩手顺着云梯猛登,一旦登上去,就夺了守军的弩箭,向守军射击,然后的目标是从城头顺马道杀落城底,劈开血路,从里面打开城门。
李靖就这样不断地拼死命往城头上输送自己的兵卒,好像液体违反了重力原理,顺着云梯的管子往城上流去。但是城墙毕竟稀释了抵达城头的士卒,在飞蝗乱石中,城墙下堆积了越来越多的尸体和血肉。
李艺在城墙顶上杀红了眼,一边在杀流上来的敌兵,一边在杀自己身边每个垛口退后一步的部下。
二李驱部拼死冲击了一个下午,伤亡千余人,德州依然纹丝不动,可见攻城属于难度最大的战斗形式,是孙武所说的“下之下者也”。进攻一方的伤亡比例往往是守方的数倍。
入夜以后李靖和李世绩召集部下开军事会议。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怎么对付龟缩在德州城里的李艺。是续继发动进攻呢,还是只围不攻,或者另有克敌妙策。
会上,七嘴八舌地各有主张,但整个会议上没有一个主意是让二李满意的。本来嘛,情况已摆得十分清楚,要困死李艺并不难,再过个三五天,李艺就弹尽粮绝,只能束手就擒了。问题是李承乾和李恪母子现在李艺的手里,如果逼他太甚的话,万一李艺狗急跳墙,那么皇帝陛下的两个儿子就??????
另一个让二李烦心的便是大军的供给。李世绩与李艺对峙了十几天,粮草早已消耗的差不多了。李靖的部下千里赶来,也只剩下三四天的口粮了。还有他们的战马也天天要草料喂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