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章 刺史之死 (1 / 4)
李世民和和长孙无忌心事重重地在纥干承基等一干护卫的护拥下,走进了玄英殿的前厅。
往昔厅中每天至少有六位学士在此议论文籍,争辩之声彻夜不休。
如今厅中除了满架书卷,已是见不到一个人影,木案上还隐隐浮起了一层黄尘。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在前厅转了一圈,又走进了后厅,把纥干承基等人留在了后厅的台阶下面。
后厅中见不到书卷,依墙摆放着几座嵌金镶银、乌漆闪亮的木榻,地上还铺着艳红的线毯。学士们在前厅议论文籍累了,就到后厅来观赏歌舞,饮酒作乐,休养精神。
此刻李世民又看到了十八位学士——十八位学士的画像依次挂在墙上,每位学士的像下还用古篆写着姓名籍贯:
杜如晦(杜陵人)。房玄龄(临淄人)。虞世南(余姚人)。褚亮(钱塘人)。姚思廉(万年人)。李元道(陇西人)。蔡允恭(江陵人)。薛收(汾阳人)。薛元敬(汾阳人)。颜相时(万年人)。苏勖(武功人)。于志宁(高陵人)。苏世长(武功人)。李守素(赵洲人)。陆德明(苏州人)。孔颖达(衡水人)。盖文达(信都人)。许敬宗(新城人)。
李世民站在墙下,一会看看杜如晦的画像,一会看看房玄龄的画像,耳边仿佛又回响着二人的声音:
“王爷此举,成,则天命有归。败,则死无葬身之地,绝无回旋余地。此不为孤注之险,何为孤注之险?”
“务求不发则已,一发必中。”
自己做到了,强咽下满腔愤恨,强按下勃勃雄心,忍气吞声,以退为进,日日在文学馆中和学士们高谈文籍,绝口不提弓马战事,更不提朝纲政务。但一到夜间,他就会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藏身内殿,密商大计。在危难之际,突然发出了一击,他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都认为是必中的一击。
这必中一击成功了,自己如愿以偿地取代了建成,还提前当上了皇帝。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郑文信这个笨蛋没有将李承明引出来,给建成留下了一个孽种。而这个孽种则引来了二十万突厥铁骑,想借异族人的手给建成报仇。以至于八百里关中,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朕现在虽然是皇帝了,可面对北方草原的铁骑还是一筹莫展,他们实在是太难对付了。万里草原,浩荡沙漠,他们有的是退路,想将他们的可汗擒杀,实在是太难了。朕到底能不能让这些剽悍的铁骑俯首称臣呢?难倒大唐天下也真的会像父皇说的那样,二世而亡吗?
不,一定不会的。朕是堂堂天子,大唐开创之君。用不了多久,朕就一定会让这些草原部落俯首称臣的。李世民满带着必胜信心在心里说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