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困义井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困义井 (2 / 3)
        温喜刚出义井十余里,即与长孙劝的前锋遭遇。机敏的温喜从隐蔽的一道山梁后发起了突然袭击,一下形成了战场的优势。然而,长孙劝在突然遇袭后并没慌乱,很快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相持一段后,他们马上开始了反击,两翼迅速展开,有将温喜包裹吞没之势。

        两军一交锋,温喜便发现来敌是一支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队伍,且数量上也超过自己。他决不能恋战,否则将难以脱身。于是,他倚仗着对地形的熟悉,连忙把队伍撤了出来。

        李幼良得知温喜败退,赶快让人率三百骑将他接应进义井。他下令所有的关卡隘口加紧修建工事、严加防备,又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

        会议上,温喜详细地把他与长孙顺德的前锋遭遇经过讲述了一遍,最后他对李幼良说道:“来的应该是李世民的洛阳精锐,他们的行军布阵、进退行止都极有章法,率军之将也成熟老练,队伍既运动神速又不急追躁进,战术素养很高。至于战力,他们不仅弓马娴熟。且十分勇猛,单兵的作战能力强于我等,故而末将以为我们没有兵力上的优势,机动能力也不如他们,无法与他们进行野战。”

        李幼良仔细听着温喜的叙述,温喜是一员富有经验的战将,虽然只是接了一仗,但他的感受应该是准确的。他想了一想,又问了一句:“那依你看,他们有何不足与欠缺呢?”

        温喜沉思了一会儿,答道:“末将没想好,末将以为,眼下的唯一之策就是拒不出战。”

        李幼良听了点点头,温喜的观察很细致,分析也很正确,以自己这一万军心不稳的下属,对李世民的三万精锐的确不能出战。这仗是很难打了,他与众将商议的结果就是布置兵力,全力守城,不在野外与长孙顺德交锋,固守待变。

        长孙顺德的大军很快来到了义井,他们一队队、一列列在义井刚刚建起来的,简陋的,低矮的城墙下驱马驰骋,叫骂邀阵,又安营扎寨,将义井堵了个严严实实。

        三天过去了,长孙顺德日日攻打,李幼良损失惨重。他还能坚持多久?这些只有老天爷知道。眼下,义井的形势已经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种种危机。

        第一个危机是城内的粮秣供应日益紧张。义井是个小镇,正在修盖扩建,城内储粮本不多,现在一下子集中了万余人马,耗费极大。出于无奈,李幼良已经下令,自他以下各级官佐士卒粮草均减半供应。此时正是秋粮大熟的季节,田野的黍、糜、豆、稷都已挂果结实,就是无法收获。军粮不足,军心便不稳,这是带兵的大忌,更是守城的大忌。

        其次,长孙顺德的攻击却越来越凶猛。还施放密集的火箭,烧毁了守军不少前沿营寨与工事,攻陷了多处营寨与隘口,战况越来越危急。

        另外就是逃亡现象也频频出现了,他手下的大部分士卒不愿与自己人打仗。于是便三五成群地弃械逃散。为此,军中实施了严厉的连坐法,又制裁了几十个逃兵,将他们枭首示众。这样,逃亡的势头才被遏止住。即使那样,逃散的士卒也有将近两千人。他手下现在能用之兵已经不到五千了。

        李幼良感到了形势的危急。他又召集了几位亲信将领商议应对措施。那几个亲信将领日日夜夜在前沿指挥作战,一个个满身征尘、神情憔悴,都熬红了双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