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突厥使者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突厥使者 (2 / 4)
        诏令传至各州县,天下大悦,老幼相欢,且歌且舞,称颂圣恩,山呼万岁。

        八月十一就在大唐普天同庆的欢乐时刻,突厥颉利可汗率劲骑十余万,攻破泾州的防线,并遣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契必何力在高陵扎营。突利可汗部也攻破了武功,两天以后颉利军主力开始向东进击,他们先逼近了泾阳,不到一个时辰就攻陷了这座城池。这在长安城中引起不小的恐慌。

        虽然突厥强盛已有数十年,但兵临京城之下,却是极为少见。

        京城百姓及朝中大臣俱是震惊不已,或恐惧、或慌张、或愤怒,众文武大臣急请皇上下令紧闭城门,并发诏勤王,倾天下之兵,击退突厥。

        李世民领着一群大臣到城头巡视,封德彝心情沉重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这武功不去说它,泾阳城池还算坚固呀,长安城墙久经战乱,残破不堪,既然泾阳城防这么不济事,长安守起来只怕不易呀。”身为右仆射的封德彝在宰相中职司兵务,在这样的事情上头他自然要多说几句。

        颉利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对长安摆出三面合围之势,李世民不由愁眉紧锁,对众臣说道:“真没有想到颉利军的战力有这么大的提高,这几年朝廷南攻北守,忙着平定中原的纷乱,在南边连打六次大仗,对突厥则取守势,知之不多。眼下彼倾巢而出,我军中最缺的是了解他们虚实的人。这才是眼下最让人着急的事儿呀。”

        长孙无忌接过话茬道:“有一个人对阿史那氏的情形颇为熟悉,他来做兵部侍郎参谋军机最合适,但是不知道陛下敢不敢重用他?”

        李世民一挥手:“只要他有真本事,朕还不敢用?你说,此人是谁?”

        长孙无忌看了李世民一眼,吐出几个字:“中山郡王府长史范鑫。”

        李世民脸色一变,这个范鑫前些年曾在云中、马邑领兵多年,对颉利部的情形倒是了如指掌,但是这个人出身低贱,做过放马奴,在颇重门第的朝廷里,向来受人歧视。而且说起来,这个人还有些“前科”,若是用他,必然会引起一场争议。

        果然,长孙无忌话音刚落,封德彝就在一旁慢条斯理地道:“这恐怕不妥,此人在太上皇手里是定了铁案的,武德二年,他在汾州别驾任上痛打裴寂,武德皇帝念其多年征战有功,没有杀他,将其放逐到马邑戍边。用他做中山郡王府长史,朝中已经有不少异议,要是让他来做兵部侍郎,只怕就更难服众了!”

        长孙无忌反唇相讥:“封大人,说起旧事儿,我可要念叨两句,当年要不是裴寂摆出士族的架子,不听范鑫的劝谏致使五千将士白白死在宋金刚的伏兵之下,范鑫会忤逆上司吗?可是事后,朝廷追究了范鑫犯上之罪,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裴寂败兵之罪也应追究,说白了,不就是因为裴寂是士族显望,而范鑫出身贫贱吗?”

        封德彝:“既然长孙大人把话说到这份上,那我也没什么可遮拦的了,有道是上品无寒门,士族治国的规矩延续了三百年,这三百年间,哪朝天子重用的不都是士族,皇上新承大统,急需延揽天下英才,长孙大人把范鑫这么一块顽石捧得那么高,就不怕士族子弟中那些荆山之玉都会弃我主而去吗?这件事陛下一定要三思呀!”一群大臣纷纷附和,表示羞与范鑫之流为伍,城头一片纷乱。

        长孙无忌有些急了,眼一瞪:“怎么,人多就有理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