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以柔克刚 (2 / 3)
李承明点头道:“王小胡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薛万彻答:“消息倒是有些,不过全不是好消息,李世绩已经移师山东,听说已经收复了十几个州郡了。”
“李世绩是世之名将,王小胡败给他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李承明叹道。
东宫显德殿上,李世民和陈叔达对席而坐。
李世民放下手里的茶盏道:“萧瑀和封伦都上了年纪,虽说忠勤练达治事审慎,精神总归不及壮年人。尚书省这两个位子,陈相以为如今朝中诸臣,谁来接掌最为妥当?”
“房玄龄、杜如晦。”陈叔达毫不迟疑地答道。
李世民“哦”了一声,沉吟片刻问道:“无忌如何?”
陈叔达答道:“长孙无忌雄才伟略,城府森严,可托付大事。然则于辅佐君主治理庶政上,终归不及房杜二人。”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赵弘智劝我体恤民力,止征伐、兴文事,陈相以为如何?”
陈叔达道:“开皇末年,海内殷阜,府库存粮可供五十年之用,然隋炀帝二十载而亡其国,何也?殿下当年在天策府时曾经言道,炀帝广置宫室,以肆行幸,所造离宫别馆,自长安至洛阳,乃至并州、涿郡、扬州,相望道次,遍布各地,此其败亡之一也;美女珍玩,征求无度,朝中皆以为晋身之阶,为君者贪心不足,欲壑难填,为臣者曲意逢迎不敢谏劝,此其败亡之二也;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恃其富强,徭役无时,干戈不息,百姓不堪盘剥压迫,这才揭竿而起,终至身戮国灭,为天下所笑,此其败亡之三也,这时眼前之事。史上秦亦二世而亡其国,因其虽平六国而据有四海,却不知息民养生,妄恣骄纵,北筑长城万里,关中修阿房宫八百里,恣其奢yn,好行刑罚,终归数十年而亡其国。这两朝一远一近,臣以为殿下都应善自借鉴,引以为戒。”
李世民缓缓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这一阵子我也常常在想,一朝气数,虽决于天命,然福善祸yn,亦由人事,为善者福祚绵长,为恶者降年不永。若是朝廷不能使万民安居,则虽有兵甲百万,亦不能不败其事。从这一层上说,体恤民力善用征伐确实是立朝之本。”
陈叔达道:“开创新朝,需要君主以大气魄、大胆识为常人之所不能为,于是战乱杀戮所不能免。然则治理天下却须朝廷与民休息慎用刑罚,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经过数十年战乱,天下本来就已经元气大伤,此时擅动刀兵,无异于惩民于水火,故此臣对适才王所言深以为然。恕臣直言,当年在天策府,殿下主掌征伐,身边人除房杜二人外余者皆乱世之材,而建成为太子监国治政,身边多盛世治庶之材,殿下能重新起用赵弘智,此真社稷之福也”
李世民傲然一笑:“不只他一人,我已经命尚书省行文岭南和崔州,召王珪、韦挺回朝。李纲年前病故了,否则我也要把他召回来。朝廷公器,不能以私恩授。天策府的众臣僚,辅佐我多年,不可轻弃,然则治理天下,终归要兼容并蓄,武德老臣,天策文武,东宫旧人,门阀世族,寒庶仕子,都应在朝中有其相应位置,这才是朝廷的样子。”
陈叔达喜道:“殿下能够这样想,真乃大唐社稷之福??????”
李世民摆了摆手:“现在说这话尚早,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天下政务之所系,必须要一些年富力强又忠勤审慎的人来担任,不过目下说这个还不是时候。对了,崔善最近忽染急症,我派了三拨宫医去给他诊脉,都不见效,眼见这几日就不行了??????”
说着他转过身来道:“陈相,大理寺这个地方主司朝廷法度管理狱讼,是人命所系,若是所托非人可着实了不得,眼下朝局不稳,我实在是想不出由谁来接任的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