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3你确实跟苏东坡有仇,真的 (2 / 5)
“小说而已,三国演义还随便安排别人的年龄和出场地点呢,更别提yy小说了,这不是重点。”熊伟挥了挥手,表示这都是毛毛雨啦。
“可是舅舅,你还是没说和苏东坡有关的东西啊,不是说除了东坡肉还有很多吗?”小婷婷依然念念不忘,顺便把熊伟再次发散了的思维再次拉回来。
“啊,还有啊。对了,还有五柳鱼!这个是我当初不知道看哪本书里介绍的,跟东坡肉放在一起。”熊伟回过神来。
“话说呀,说苏东坡被贬期间,生活很贫困。插一句,这家伙似乎总被贬呢?有时间回去看看历史,看他被贬了多少次多少年。好,言归正传,那啥,对了,苏东坡被贬,生活很贫困,就他跟他夫人两个可能外带一两个老仆,就这么搭了个草棚子住在河边上。这时候呢,他的朋友忽然来了。”熊伟摆出一副说书的架势。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乐乎乐乎。所以苏东坡很高兴,两个人坐一起唠嗑唠到中午,一瞅点,坏了,该吃饭了!可问题是苏东坡木有银子啊!说到这里,我再插一句,话说他那个不知名的朋友也是,正赶着饭口来又不提点东西,难道你不知道老苏人家正缺银子吗?这都什么朋友啊。好吧好吧,别瞪我,我说正题。话说老苏这时候也憋屈,你说我堂堂一介大官,如今落赔了,竟然连银子都木有,请人在家搓一顿都成问题!”
说到这里,熊伟顿了一下,再道:“实际上我觉得苏东坡也有责任,你又能写又能做诗做词的,随便给人写俩扇面不就有钱了吗?你看人家唐伯虎,空着手四处跑,没吃的了就画个小画,追第九个老婆,过的多滋润?什么?你问我这是不是历史?我怎么知道?我是看三笑看的。好吧,继续正题,反正为了迎合剧情发展,之前还左一个东坡肉右一个东坡肘子的苏东坡老先生为难了,没东西可做,没吃的好招待啊,咋办呢?”
“哎!就在这时,他的家人正好钓了条大鱼回来,别怀疑,就这么巧,反正在苏东坡正别扭的时候,那的家人钓了条鱼回来。至于鱼的种类,抱歉,我不知道,那故事里没写。然后就简单了,苏东坡老人家又亲自下厨煎炒烹炸一通,一条色香味俱佳的鱼上桌了。不好意思,我还是忍不住要插一句,话说子曰:君子远庖厨啊。看来苏东坡不是君子了,他太爱下厨房了,又做鱼又做肉的,难怪总被贬……”熊伟槽吐的似乎比正文还多,好在他还能保持故事的基本流畅。
“这时候鱼上了桌,那个空着只手,俩肩膀就抗着张嘴的朋友伸出筷子尝了尝,说:不错!这鱼真好吃!我今天来对了,省我一顿饭钱!当然,后半句是我加的,反正他那朋友很满意,苏东坡很高兴。”熊伟说到这里,忽然问道:“故事就此完结了吗?”也不等大家回答,自己就接着说道:“显然不可能。”
话刚说完,熊伟就迎上了表姐意味不明的目光,整个人一哆嗦,赶紧回归正题:“饭吃完了,临末了,苏东坡的那个朋友又出妖蛾子了,反正都已经吃饱了,嘴终于闲下来了,那家伙就生事了。他就说老苏啊,你这鱼的味道确实不错,不过这鱼他也有个名目不是?众所周知,一道好菜必须有个叫的出去的名目,名字衬着菜,这才完美。于是吃饱了闲着没事的那个苏东坡的朋友就要老苏给这条已经变身成为鱼刺的可怜的不知名的鱼起名字。苏东坡一想,起就起呗,反正也是磨时间,就当锻炼脑力了,于是苏东坡就开始思考,开始回忆,心想自己自己做完个鱼时,刚端上来,鱼背上正好有五颜六色的丝,那就叫五柳鱼吧!于是五柳鱼诞生了。”熊伟终于把这一大段话说完,赶紧喘了口气,不过看着大家入神的样子,熊伟还是很高兴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有听众有市场啊,听的人越多,说明自己讲的越精彩,这是对自己艺术的肯定!
“听你这么一说,好象真的挺好吃的,就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张帅咂了咂嘴巴,新鲜的食物啊,那可不是罐头能比的。
“这就是五柳鱼的由来?你当时看的书里这么写的?”黄颖奇怪的抬起头来。
“意思差不多,不过没有我说的这么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熊伟很谦虚。
“那你硬盘上的资料上怎么写的是杜甫?”黄颖自动无视熊伟的自夸,直奔主题。
“杜甫?”熊伟一愣,顺着表姐的食指看向屏幕。
“五柳鱼是四川名菜,唐宋以来早已脍炙人口。说起“五柳鱼”来,它还和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有一段关系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