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趁火打劫 (4 / 5)
列宁上台之初,为了增强自己政权的正义形象,争取民众支持,许下很多诺言,最著名的就是:立即停止对德战争,签订平等的停战协议,恢复和平;政治上实行苏维埃(人民**)民主制,保障公民的各种自由;允许非**民族的人民自治,建立国家;废除旧的国家**,不再实行严酷刑法,不再逮捕**。
可是布尔什维克以后的行动表明,以上承诺纯属拉拢人心的宣传欺骗,没有一项承诺兑现:对德国停战了,可是在布列斯特签署的停战条约使**损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都是质量最好的土地;苏维埃完全被布尔什维克控制,根本就是一党的工具,压根儿不是自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不了普通公众的意愿;公民的自由根本没有保障,其他党派的成员如果不转变立场支持布尔什维克,就遭到残酷镇压。普通公众只要发表对时局不满的言论,就会被扣上“破坏分子”、“怠工者”、“富农”的帽子,然后被名正言顺地剥夺一切公民权利;当乌克兰族、土库曼族以及外高加索各族人民建成国家后,在红军刺刀的逼迫下,只好“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列宁也命令红军远征军让波兰等国家“自愿”加盟苏联,可是常年征战的红军实力已衰,被波兰工人自愿组成的军队在华沙附近击败,列宁只好承认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列宁称沙皇俄国为“各族人民的大监狱”,可是为了夺权、保权,他领导的政府在今年头三个月杀的人就比沙皇俄国有史以来纪录的**人数多。
而红军最大的暴行,是在执行“余粮收集制”的过程中,对农民犯下的。当时一切经济秩序被打破,政府无法通过公正手段收集粮食养活军队、官员以及城市居民,就派出军队到各个村庄抢夺农民的粮食。
为了抢粮而打死的农民不计其数,因为这种抢劫行为彻底窒息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一旦爆发饥荒,**将会损失大量人口。。
苏维埃政府还打破了国际惯例——即一个国家的各种债权、债务关系不因为它的政府更换而改变。苏俄政府拒绝偿还沙皇俄国欠法国等国家的债务,把外国在**的投资全部充公,美其名曰“不能让人民再受国际资本家的剥削”,可是这部分资产被政府没收后,对职工的剥削也不见得就少了,而且经营不善,普通人民失业的更多,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而外国投资者,其中有许多小股东是一般居民,他们完全按照法律的许可,把辛苦攒下来的钱投资到**,却毫无理由被苏俄政府霸占。
唯一的例外是华商,由于中国向苏维埃政府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不仅使得粮食价格没有在高尔夫控制的地盘高企,还使得高尔夫暂时的稳定了人心。
目前苏俄也只能选择依靠中国,一个唯一愿意向苏俄提供各种物资的国家。
苏俄对德国投降,使德国控制了包括整个乌克兰的大片肥沃土地和原材料产地,东线德军全部开往西线,使得之前协约国战线差一点在就崩溃,这个仇不共戴天啊。
所以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对苏俄政府无不深恶痛绝,有人认为红军之所以战胜白军,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得人心。其实在一个落后、动荡的殖民国家内,自由、博爱、民主、平等的思想没有萌发,组织最严密、行为最凶残、政治权术最狡诈、最不择手段的派别才是最有可能攫取政权的。
在1917年末,苏维埃政权有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时期,经济建设问题就特别尖锐地提出来了。苏维埃国家劳动人民纷纷响应党的号召:“一切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而斗争!”这时高尔夫奉列宁的指示,负责领导恢复乌克兰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领导乌克兰劳动军委员会。在高尔夫的具体领导下,乌克兰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努力,首先恢复了顿涅茨矿区的生产。高尔夫认为,如果不先把燃料工业恢复起来,全国的工厂和交通便不能开工和运行。这个极端困难的任务解决后,被白军破坏的矿山纷纷恢复生产,扩大了采煤量,铁路、桥梁、工厂和发电站也都迅速修复,重新投入生产。这对发展经济、支援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大量向苏俄输送商品的同时,也掩盖了高尔夫的“亲华”倾向,包括无数苏维埃政权高层,到底层的人民,都对中国的友善无比感激。
他们其实并不清楚,中国同样也在私底下暗暗的支持着白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