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是交易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是交易 (1 / 3)
        不仅仅是日本,李安生也不希望青岛的战事扩大化,前期的战事不亚于一场小型战争。(多章节】

        日本动员了九万多人的兵力,而中国则动员了两个甲种师一个重炮教导师五万多人的兵力,加上德国一万多军队,虽然不能跟欧洲战场相比,但规模也已经相当不小。

        到目前为止,日本花费军费支出两千一百万日元,德国青岛总督府花费支出六百余万马克,中国秘密经费五百五十四万元。

        日本更是调集了大量的舰队与货船,动用了海上航运力量,使得日本的航运巨头怨声载道。

        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如此。

        日本也好,中国也好,海运业首先随着欧战的爆发而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

        工业增长总量中,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

        或许,许多人都要感激李安生在几年之前疯狂的鼓励扶持了许多造船与钢铁企业之后,又持续的增加对这些行业的投入。

        国的钢铁年产量从清末的不足百万吨,几年之后,到了今天的接近五百万吨。

        清末的时候,中国的航运业在轮船招商局的大旗之下,聚拢了一批民族航运业先驱,在李安生的大手笔之下,在中华航运集团的引领之下,中国的航运业异军突起,不仅成功的横扫内河与近海航运,还成为了世界远洋航运界强大的新生力量。

        即便如此,李安生还在不断的鼓励对钢铁与航运业的投入,鼓励造船业,出台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政策。

        随着欧战的进入白热化,对于钢铁等军事物资,对于航运的需求,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尤其是在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后,连**都要满世界的订造轮船。

        欧战带来的繁荣将会持续到1920年,到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建设,完成了资本积累。

        正如同后世历史中小日本鬼子正是凭借着一战的红利,壮大了起来,从而在1920年之后走向了军国主义道路。

        到时候,中国自身的需求将会逐年增长,整个经济发展的刺激点完全可以由内需完成,根本就不用担心钢铁等产业的产能过剩。

        目前中国的产业工人刚刚超过千万人,在这个时代,或许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后世,根本就微不足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