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义务教育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义务教育 (3 / 3)
        这就大大的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使得能够大笔的投入到教育上。

        教育法一出来之后,无数民众奔走相告,民意沸腾,他们越来越体会到知识便是金钱,故而,他们想要自己的孩子出头,只能选择上学,免费10年教育,真把他们乐坏了。

        等到孩子16岁出来,即便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还能帮自家的忙,种种地啥的,不影响家里的劳作,等于在孩子成为壮劳力之前,由国家帮着养了十年。

        尤其是东北,免费营养午餐、校服,偏远地区接送,贫困孩子免费住宿,这些都是天大的实惠。

        李安生推行义务教育的决心,不容任何人来动摇,这可是关系到将来国运的头等大事。

        后世在1990年代初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的口子固定下来,从那时到李安生那会,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们的缴费单上出现,成为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主要开支之一。

        有些学校是变着法子的收杂费,变着法子的让孩子回家要钱,还不怕百姓不给,这买卖就是爽,也不用强卖,人家自己乐意买,就连红十字会之类的也喜欢插一脚。

        为此,他也准备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就要看哪个学校敢于违背,哪个地方政府敢于为乱收费撑腰。

        美国的公共教育则是中产阶级社会形成的重要保障,因为它是民主传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接受教育使许多人具备了提高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机会,特别符合中产阶级的社会利益。

        对于东北来说,同样如此,只有完备的教育,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东北的中产阶级诞生。

        作为条件较为优厚的东北与两江等地,迅速实现义务教育并不难,社会上的许多慈善机构都能够帮上大忙。

        主要是落后地区与偏远地区,需要国家大量的拨款,需要慈善机构的进驻。

        为此,李安生让安琪也抛头露面,出面组织江浙沪以及东北、直隶等地的已经打出名头的慈善机构,支持政府的这个义务教育计划。

        他也不想搞什么官方的慈善机构,这简直就是像小丑一样被人笑话,慈善机构居然还能够国有?让官僚来管理善款?

        开玩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