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沙俄的动员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沙俄的动员 (3 / 5)
        他们的财产将会得到报复,在华利益能得到保证,甚至还能通过战争来发上一笔国难财,人民的困苦,又何曾让他们在乎过。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一个不应该成为皇帝的普通人。

        作为一个已经风雨飘摇帝国的皇帝,他的沙皇应该是一个具有铁血意志,强有力的铁腕人物。

        可遗憾的是,尼古拉二世只是一个软弱慈祥的好好先生,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他性格柔弱,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犹豫不决,要靠身边的亲信大臣和几个叔父亲王的帮助才能拿定主意。

        就比如这次的动员令,甚至已经有人提出了对华宣战,只是出于对国家的激烈影响,才没有立即得到通过。

        他执政的期间,沙俄已经是黄昏时期,接连经历了日俄战争的失败,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几个重大的打击,国内农奴制度濒于瓦解,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蠢蠢欲动。

        贪得无厌者们,也要害怕国内的动荡,影响他们的权力与奢华生活,故而,他们可不敢轻易宣战,也不敢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

        在他们看来,二十五万的军队加上三十万人的后备兵力,足够将中国北方给淹没,甚至能够直接从恰克图打到北京,逼迫中国签署新的条约。

        “我们需要蒙古,需要踏在中国的长城上俯瞰渺小的中国人,随时能够将他们的京城当做我们的花园,可以任意进出游览。甚至,北满将会彻底的并入**帝国的远东土地。”

        相比皇室的沉默,国家杜马(议会)的几位议员倒是口沫横飞,很期待这场战争,只要能够打赢羸弱的中国人,从中国掠夺大量的财富,**的困境说不定会好上很多。

        懦弱的沙皇无力控制局面,在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他被迫同意放弃一部分权力,建立了杜马制度,而这些人,则是权力阶层的新贵。

        几位贵族与军官也在附和着他们,自从沙皇尼古拉二世得知自己的小儿子阿列克谢有血友病之后,他的身体就垮了,忧心国事和家事,加上无力控制俄国局面,在1905年革命以后大部分时间隐居在圣彼得堡郊区的皇村和黑海边上的行宫里面,对国事一点也不热心。

        这造成了贵族阶层和军官阶层的强烈不满,他们在俄国的统治地位,已经被新兴的资产阶级侵蚀大半。现在沙皇又不能成为他们的领袖,为他们做主撑腰,他们的未来一片黑暗。

        而这次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希望凭借这场战争,能够重新找回昔日的荣耀,重新掌握大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