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通牒 (4 / 14)
他固然钦佩李安生的铁血作风,但是有时候过分的jī进并不是好事情,日本就是个例子。
如果坚持索要战争赔偿,只能导致战争继续下去,变成了生死之战,灭国之战。
欧俄部分远离中国,即便占据西伯利亚铁路,光是庞大的运输费用就要让人皱眉头,更何况,西伯利亚铁路这条大动脉是沙俄的禁忌,无论如何不会轻易让给中国,除非灭国。
吴禄贞有理有据,甚至拿出了日俄战争的例子,来试图说服李安生。
904年的日俄战争历时19个月日军参战总兵力约109万人死亡10.6万人伤17万余人损失舰船91艘军费开支17亿—18亿日元;俄军参战总兵力约120万人伤亡、被俘约27万人损失舰船98艘军费开支20亿卢布。
最终日本人力、物力消耗殆尽无力再战;俄国国内局势日益严重沙俄政fǔ亦无心恋战,双方只能接受各方调停。
目前东北还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即便能够承担目前九镇军队的作战消耗,但是想要进行进一步的动员,还是力有未逮,黑龙江兵工厂也好,奉天兵工厂也好,都无做到这一点。
东北还不是一个国家,以农业为主,财政收入还比不04年时的日本,拥有陆军九镇,其中有三镇兵力是刚刚组建,甚至完全没有战斗力的。
即便能够动员二十五万的符合条件的民兵参军,也没有足够的军械装备。
东北的两家大型兵工厂以及江南制造局已经是流水线,满负荷运作,加上美国的秘密军械供给协议,也只能满足目前东北九镇陆军以及李安生的秘密势力、老王林等几支铁路破袭武装,加上不超过十五万人的民兵后备役兵力。
也就是说,**即便无动员百万参战部队,也能在战争初期动员四十万人的兵力,而反观东北,则只能在先期投入十三万的正规军以及十五万人的铁路破袭武装与民兵后备役,这已经是相当艰难的任务。
战争进一步扩大的话,六个月之内,俄军能够动员超过百万的兵力对东北作战,而东北的极限则是三十五万兵力——也幸好俄**队军备不足训练落后,后备役的素养完全比不上东北的民兵后备役体系。
别说兵力不够,军械物资供应不上,光是庞大的军费支出,就让东北难以为继。
这军械无自产,只能外购,如此一来,又是一大笔的支出,另有军队所需的各种物资被服等,光是直接花在军械物资上头的,就是一笔大数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