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豆小麦换战舰 (3 / 5)
        他们已经给世界范围的粮食生产带来了实质xìng的影响,印度的粮食生产相比五年前缩减了25%,南美则是0%,埃及等北非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不是中国的优质棉种种植还没有形成气候,恐怕连棉花的价格都要大涨。

        大豆与小麦等粮食是价格比较高的,从去年的离岸成jiā价来看,大豆如今要五十多两左右一吨,小麦则三四十两不等,yù米、甜菜与稻谷也成了抢手货。

        去年整个东北粮食生产量,李安生的手下má估了一下,大概不会少于一千六百万吨,而小麦等细粮产能,也不低于五百万吨,真正实现了比07年的时候翻了一番。

        本来,东北、华北等地的老百姓都是吃粗粮为主,在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下,都改吃了细粮,所以说东北的老百姓对于程德全与李安生的功绩是时刻不敢忘记的。

        吃细粮自然能改善体质,这在从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粗粮都留给了那些刚刚闯关东的百姓,现在凡是到关外来垦荒的百姓,头一年一律由官方免费供给每人三百斤的粗粮与五十斤的细粮。

        这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也为了防止黑心外国粮商伙同国内的汉jiān买办无良商人坑害东北的农民。

        07年移民到黑龙江的百姓,基本上已经成功的还清了银行贷款与债务,拥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也有了些余钱。

        一些人多势众的乡邻,甚至结成了一个个的农庄,集资购买了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准备大干一场。

        08年的移民则有的还在为着粮食储备奋斗着,好些的也还清了债务,能够添置些家当。

        照这收成,再有十年,东北三省的粮食出产基本上能够养活四万万人。

        用大豆来换军舰,也是笔划算的买卖,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也能够使得国内外粮商因为粮食产量惊人而联手打压收购价的现象有所缓解。

        由德国方面负责装运,按照离岸收购价40两银子一吨来计算,一千六百万两银子,也不过是40多万吨大豆。

        优质小麦30两一吨计算,50多万吨小麦而已。

        也就是一个中型德国运输船队跑一趟的事情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