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张謇的决定 (4 / 5)
让他感激万分的是,张謇亲自赶到上海,并且向李安生保证,大义灭亲。
李安生感激之余,对青帮铁腕镇压,并且揭露对方贼喊捉贼的面目。
同时,上海道台衙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上海劳资双方关系,并且救助社会贫困群体,建立最低保障制度,积极帮助底层人民就业。
李安生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张謇这位闻名遐迩的实业家,这位老人可是亲手将南通打造成了一个近代的发达小城,旗下的产业雄霸一方,经济实力不容忽视。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
他可是国会请愿活动的领导者,一直在谋求推动立宪,光凭这一点,李安生就不能简单的将他归入到实业家的行列,需要盛重对待。
张謇其实这段时间对于李安生的过于激进与强硬感到担忧,得罪了英国人,而且英国人军舰的沉没似乎也与他能牵扯上关系,英国人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一旦横蛮无理的英国人强行将此事摊到李安生的头上,必定是一场祸事。
他忧心忡忡,棉纺织业最为重要的便是稳定的局面与兴盛的市场,要是给战事一破坏,几年都不能恢复元气。
这几年虽然国外棉布棉纱倾销的厉害,但是大生纱厂还是每年都有百万两银子以上的盈利。
李安生提出改善劳资双方的关系,这点张謇是赞成的,他也在劳资关系没有解决好上头吃过亏。
张謇对李安生的一项即将实行的措施很感兴趣,那就是在官府与银行的监管下,建立信用制度,将工厂对工人的福利制度等都计入考量。
凡是合乎规矩的企业,才能够得到上海金融界得认可,得到贷款,否则,仍然只能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缓慢的积累资本。
目前上海的钱庄开始纷纷在上海道的引导下,向银行转变,金融势力有联合起来的态势。
随着伦敦资金逐步流入上海,出现了一股投资热潮,创造了许多劳动岗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