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能源与教育展望 (4 / 6)
程德全所说实在是到了他心里,人才不足啊。
“程公,这两年咱们流民来了不少,富商、技术工人也来了不少,可就是能用的人才来的不多。好不容易自己办了几家专mén学校,可不能面面俱到啊。农村办的扫盲班倒是起了些作用,可无关根本。”
程德全也是没辙,留过洋的学过西学的都热衷于做官,或是进军队,进繁华都市,哪里肯到黑龙江这等穷乡僻壤来。
江浙富豪肯来黑龙江投资,实在是看在利益的份上。
废科举后,人才梯队青黄不接,这是事实。
南方繁华之地倒好,教育有基础,西学较盛,就是乡下sī塾,也能讲些西学中的浅显。
可黑龙江如今的主力大军都是闯关东的农村汉子,大部分人大字不识,如何能够寄予厚望。
大丰收可以,工业大开发却是不行的。
要不是人才的限制,李安生哪里会轻易让许多的技术流出来,让利给华北乃至江浙等地的富商。
教育乃立国之根本,这句话李安生越来越有体会。
可惜清廷推行教育新政太晚,这才没几年的功夫,根本就没有jīng力推广到黑龙江。
“本来我想着趁着手上有点钱,赶紧多办些学堂,照着癸卯学制来,可是,如今看这形势,这么办教育又嫌太缓。要是自定章程,却不知道怎么个定法,你我都不是行家。”
程德全热心于教育,想来鼓励民间办学,官学也多有捐助,可系统的全省大办学却还是有些犹疑,朝廷的办学纲领“癸卯学制”,还真的是不太靠谱,他这样的有识之士一下就能看的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