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寸步不让 (3 / 5)
当初姚福升枪打出头鸟,狠狠的办了一批确实有通俄情形的当地大户之后,抵制现象少了无数。
再加上姚福升听了李安生的献计,按照人力能够耕种的上限分配土地,这样一来土地是绝对够分配的,毕竟经历战火没几年,人少地多,只是有些土地已经抛荒。
对于已经拥有的超出上限的土地,这些土地将被课以重税。
许多来源不明的土地,必须要上交官府,要是不识相,不将这些多余的土地无偿交给官府,那么好的,这样的人家是没有种子、耕牛与农具的,也没有各种补助,更加没有农业银行的贷款,也没有农业公司的指导,您自生自灭去吧。
黑龙江的农业大丰收,谁都知道归功于谁,这样一来,为了得到那些高产种子,以及官府的政策性补助,贷款与指导,还是乖乖的听官府的吧。
另外一个难题,是这些土地中,有许多是上好的熟田,而更多的是抛荒的土地,这里头就有分配不公的麻烦。
李安生同样出了主意,将上好熟田与抛荒土地与不同的官府政策性补助以及农业计划资源分配捆绑,比如你自愿分上好熟田,那么可以,你能够得到的补助就少,税收优惠也少,种子、农具与耕牛购买、租用上头,也要多付钱,银行也更愿意贷款给那些实诚的,愿意选择抛荒田地的农民。
许多资源选择偏远荒地,甚至是自愿开垦那些从未开垦过的野地的百姓,他们能够得到官府的粮食补助,这样一来,能够省上不少钱,还能低息得到银行贷款,许多没有积蓄的都愿意选择这个。
无形之中,使得新开垦的土地也增加了不少,倒是意外之喜。
这样一来,虽说做不到绝对公平,总是能够顺利的解决不少问题,将许多的弯弯绕绕直接摧毁掉。
要的是强力手段迅速安定下来,而不是为了励精图治迁就这个迁就那个。
去年快入冬时,土地就一边丈量一边分配,流民也安置下来,迅速的恢复瑷珲与黑河的生产。
姚福升正因为这个,对李安生信心十足,他是个愈挫愈勇之人,频频与俄方反复舌战,甚至亲身前往海兰泡多次,试图据理力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