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蓄谋已久的伏击 (3 / 5)
而取得战果的清军似乎在察觉到俄军的增援后,毫无全歼这两个连兵力的心思,掉头就往东面而逃。
展仲宁与洪老六带着部分兵力拖后狙击,凭着火力的密集且战且走,等到他们赶到达兰鄂罗木河的时候,李安生已经在河对岸部署完毕防线。
达兰鄂罗木河又名乌勒格宁河、木特那亚河等,西南接呼伦湖,东北与海拉尔河转成额尔古纳河处相连,全长25公里,河道浅平,蛇曲发达。
这条河汇入呼伦湖,也直接穿过扎赉诺尔煤矿区,北部与额尔古纳河连接处距离满洲里不过十五公里。
《黑龙江志稿》中载:“达兰鄂罗木河,méng古语。达兰,河堤;鄂罗木,浅渡。河西岸皆傍高岗,似堤形,浅处可涉也。”
该河在历史上虽然多次出现过干涸现象,但在水大时便与沼泽地相连,汪洋一片。
由于地形的关系,李安生将伏击之地,就设在了达兰鄂罗木河岸边。
这个阻击阵地,也是前几天就布置好的,正等着俄军上当。
一溜60毫米迫击炮都是自产货,虽然重了点,全重有60多斤,但还是能够轻松地将炮身与炮架分开来携带。
包括重机枪,都是第二批翻越大兴安岭,从北边运过来的,一同过来的还有两营步兵。
“河西岸皆傍高岗,似堤形,浅处可涉也”,这说的是西岸地形根本就无法让俄军展开,而是只能通过狭窄的地方进入到结冰的河面上,而机枪阵地便设置在这些“浅处”正对面。
迫击炮也早就事先调整好了射击诸元,对于河对岸的每一处地形,以及每一层次的参数都了然于xiong。
追至此地的俄军哪里想到这是个大yin谋,清军能够在河对岸隐藏了两个营的人马,哦,不,加上李安生营,已经是三个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