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商引资有奇招 (4 / 5)
甚至于,近海航运,这对大清来说是多么的至关重要,李安生好像提到,水泥船能有几千吨排水量的规模,甚至万吨也是可行的,他从来不认为李安生是个说大话的人,不然也不会短短两年有此成就。
周学熙很是赞赏李安生的这种态度,拉他过来商谈合作,直接就是给他看成果,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对这次合作的重视。
这种实干精神是许多人都缺乏的,尤其是办洋务。
“最为重要的是能节约木材和钢材啊,尤其是钢铁,我国最为缺乏,投资钢铁厂又需要时间,没有几年功夫无有小成,要想赚大钱,更是难。所以有钱的富商都情愿投资轻纺工业,哪怕是煤矿,这点周先生很清楚。”
大清的钢产量少的可笑,仅仅依靠汉阳铁厂那么一点产出,就连周学熙也不敢碰钢铁产业,这两年一直埋头于其他工业,比如滦州煤矿。
既然钢铁短时间无法获取,那么就要另辟蹊径,这水泥投资少,见效快,还能够拿出来跟全中国的实业家分享。
小高炉固然在秘密修建,许多技术都将逐渐应用起来,李四喜首要的目的就是大炼钢,不过这些技术只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流传出去,流出去对钢铁工业薄弱的中国就是场灾难。
用水泥来招商引资,促进中国的水泥工业,并且刺激东北乃至全国的航运事业,一举多得。
李安生小时候见多了这些水泥船,几千吨排水量的也见过,更多的是乡间那几吨数十吨的小船,尤其那几吨的水泥船,乡间能派上的用场大了去。
这艘水泥船虽说是试验型,但还是装了汽轮机,李安生等人上了船,让人开了起来。
周学熙在水泥船上爬上爬下,心情激荡,他办的启新洋灰厂利润不错,准备继续扩大,限于资本而无法立时实现,可这水泥船一出,相信谁都能看到对水泥的巨大需求作用,股东们甚至都不用游说,自己就会掏钱出来。
可他也有紧迫感,有意投资水泥厂的富商不在少数,相信水泥船的功效一经证实,制造技术流传出去,水泥立马就会成为热门紧俏货,这水泥厂必定会接二连三的开办,竞争加剧。
有喜有优,但他还是颇为感激李安生,对方提前告诉他水泥船的出世,便是给了他宝贵的时间,而且,对方的善意他也能感受到,只要水泥船的制造技术控制在李安生手上,他周学熙成为水泥之王就更有把握。
这些技术早晚是要流传出来的,毕竟大清没有什么专利权不专利权,看李安生的意思,也没打算捂紧这些技术。
好东西就要拿出来分享,让大清全国都得到好处,洋人的航运不是到处都在挤压国人航运吗?那好,用水泥船来跟你拼,让你那些钢铁壳子在水上飘着,生锈浪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