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教育规划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教育规划 (1 / 5)
        帝国陛下显然正于内心里盘算着什么,而他对面的谢枋得和刘鼎孙都有点紧张地望着他。

        宋帝国于景炎十四年试行的所谓财政预算,实际上主要是先试着做一个预算草案出来。

        有些事情必须一步步来,毕竟以前没做过,不能急。话说回来,如果连草案都拿不出,后面的事情也不用提了。

        陆秀夫、赵与珞等人经商议过后,决定依据两点来制定这个草案,一个是上一年各部的用度;二就是各部上呈的来年预案。

        上一年的用度比较简单,赵与珞的新财部自能计算出来,真正麻烦的在“上呈”这一块,因为朝廷各部均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陛下的旨意可是说得很明白,尽管今年只是一个草案试行,但来年就真的要以此决定朝廷钱财在各部的分配了。

        所以他们均认真、仔细、甚至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地做出了自己的预案。

        漏算了?那就会彻底没了。不要提那个巧舌如簧、狡诈的主,到时候就是老赵这个守财奴也只会扔给您一句话:“钱早没了,等来年。”您哭都来不及。

        而且对他们有利的一点是,随着行朝复国江南,地盘的扩大,现在应当做的事实在有很多。

        这个预案您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既然朝廷各部都在争,谢枋得和刘鼎孙领衔的教部自然也当仁不让。尤其是老谢,他才不管你是什么人,敢在他面前啰嗦,吹胡子瞪眼那是轻的,当场跳起来找你麻烦你也得听着。

        但谢大侠可不是故意在胡搅蛮缠,他这样做,为得只是一件事,朝廷教化天下的大计。

        事实上,谢枋得一直属于行朝当中陛下的“铁杆”。

        这一则,是他当初千辛万苦辗转赴琼州、回到行朝以后,一开始却被闲赋。

        那时候连很多先来的人都没有多少事可做,更不要说他这个后到之人了。

        但很快陛下就让他去了国学院,并重组了朝廷的太学。并且他的“工作条件”,在当时行朝的官员之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宋军的东进,为国学院弄来了大批的书籍,而有了这些书籍,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搞教育,条件就都已基本具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