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帝陵搏杀 (1 / 4)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5200()
绍兴元年(1131年),跟随高宗赵构南渡的北宋哲宗昭慈皇后孟太后病死,孟太后临去留言:“权宜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陵园,梓宫取周于身,以为它日迁奉之便。”老太太希望将棺材暂时集中安葬,有朝一日光复中原,再重新归葬于河南的祖陵。
遵从老太太的遗愿,帝国的皇室挑选了绍兴府宝山南麓(距今绍兴城18公里处),为临时的王陵。随后,南宋的历代帝王都葬在了此处,这里除了有高宗的永思陵,孝宗的永阜陵,光宗的永崇陵,宁宗的永茂陵,理宗的永穆陵,度宗的永绍陵。还有近百座后妃、皇室贵族之墓,这就是历史上江南地区最大的皇陵――宋六陵所在。但正因为有老太太所言,此后所有皇陵都埋得很浅,以便易于迁移。
地处东亚的这个民族,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眷恋土地的族群。几千年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仅日夜劳作在这片土地上,就是到了生命结束的时候,所关心的也不过是用木材,在地下为自己营造一个小小的“蜗居”。只有一些富贵之人,才会有在下面也住得宽大舒服点的要求。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躺在这块土地上,人生才算真正走完了一个循环。
让他们“入土为安”吧,这种深入骨髓里的心愿,使得长眠于地下的人们,通常非常平静,只有他们的亲人,在逢年过节之时,才偶尔来打搅他们一下。但也可能是太安静了,他们的居住之所总是给人以诡异的感觉。
沉沉的夜色之中,山道上有两个人影向陵区行来,他们移动的速度很快,但就在快要到达陵区时,他们放慢了脚步,在陵园的边上,他们更停了下来,仿佛踌躇了一下,才小心的步入园之中。
陵区内一片狼籍,逝者的居所已经被洗劫一空,越往里走,墓穴掘开的越多,骸骨四散于地。看着这一切,这两人的身体发出了轻颤,他们的眼神呆滞了。
在理宗皇帝的永穆陵前,他们终于跪了下来,头叩到了地上。许久许久,在哆嗦中他们相互扶持着站了起来,当这两个行尸走肉来到了度宗的永绍陵前时,他们再度匍匐到了地上,其中的一人更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山风发出了轻微的呼啸,也许风中还有着轻轻的、受到压抑的哭泣。
但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人影闪现,有几个人像幽灵一样飘了过来,随着后面的人靠拢上来,他们很快就围住了永绍陵。火把燃起,在火光下面,先前的两人露出了他们的形迹。
在围上来的人中,为首的是两个披着红衣袈裟的人,他们的肤色黝黑,在晃动的火光映照下,明与暗使得他们的面容不断变幻,给人以毛骨悚然的感觉。在这两人的身边,还有几个也不是中原相貌穿袈裟的家伙。
身材高大一点的叫桑哥,他是现蒙古国师胆巴的弟子。旁边的那位叫杨琏真加,他是前忽必烈的帝师、吐蕃僧人八思巴的弟子。这群人都以一种不屑的目光看着对面的两人,嘴角上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轻佻的笑意。
这是两个着黑衣的壮年之人,身材并不高大,一个略有点瘦弱,一个背有点弓。在火光的映照下,可以看到他们的身体依然有着微微的颤抖,脸上还有泪水的痕迹,也许是从黑暗中突然进入光明,他们的眼睛已不自禁地眯了起来,但从哪里面射出来的却是怨毒的目光。
“佛爷还以为是什么胆大包天的家伙,敢来这里坏俺的好事,原来不过是两个藏头露尾的鼠辈而已。点他们的天灯,把他们的皮剥了。”夜色中,操着生硬汉话的杨琏真加发出的声音就像夜枭。
两个拎着刀穿着袈裟的人冲了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懦弱的汉人根本就不是人吧?前几天哪个被刀架在脖子上的守陵官不就滚蛋了吗?带着狞笑,这两人分别奔向那两个黑衣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