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动员 (2 / 3)
他更认为,也就是这年代不能来段网络、电视新闻,转眼就让天下人都知道,所以还显不出所定政策的威力。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消息自然会传遍大江南北,到时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另外,他多少还有点后世“虚伪”的观点:做人要“厚道”,什么事不能太过分了。
其实所有的原因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尽管东也在努力地溶入这个时代,但他还是和这个年代里的人有代沟,而且这还是N代的代沟。
听了两个夫子的长篇大论,东的眼珠子转了转:咱是不是犯了没有因地制宜的错误?这毕竟是历史上的中古时期,不是咱原来哪个时代,太死板了就不对了。
可是,您要是放开来拉人,如此大规模的迁移,这里面怎么会没有暴力?连孔明这样的帅哥,史上用的都是“拔”,而不是“请”或“搬”,这里面的情况可想而知。中国史里的好多用词,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绝对的精妙。
东怕的是,下面会不会就此冒出很多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地家伙?这可是与他现在正在进行的整顿军纪是有冲突的。
他忍不住抓了抓脑袋:“老师,文相,迁百姓,朕没意见,但是下面的人会不会真的很扰民?”
“陛下,为了复国的大业,必须如此。”陆秀夫义正词严地说道。
“陛下所虑,臣自会率兵部和督军司严加督察,请陛下放心。”文帅哥肃然而言。
好么,这两夫子现在是铁了心要当人口贩子了,世风日下啊。
东想了想:“老师,文相,朕看要不这样办,有房有车的人,哦,不对,有房有地的人,他们多半不愿意来,那些人就算了,不必管他们。无产无业的百姓,他们应当还是愿意的。咱们重点招这些人,告诉他们,来了之后,不愿意留下的,可以回去。你们认为如何?”宋代流行的是佃户制,那些佃户可是没有土地、专门帮人种地的主,这些人家里可没有什么财产,你就是趁火打劫,也劫不了什么东西。
文天祥和陆秀夫互相看了一眼,也不能逼陛下太紧啊,他们一起回到:“臣同意。”其实他们也明白,这样的人给他地还免赋税,真要来了,也就死心塌地的没几个人走了,这的确要比什么大户强。
东看着文天祥说到:“文相,抢东西、搬东西、招人,这些兵部都要和老师他们细致的协调,更要让各部明了职责,不要让下面的人觉得自己吃亏了。”你事先不分工清楚,都去抢钱去了,其他的事没人干了不说,还产生了分赃不均的矛盾。泉州之战的教训,其实在这方面是有的。
他又叮嘱到:“同时还要再强调军纪,真要是出了乱子,以后咱们怕是就不能这样干了。”这事现在闹的是规模越来越大,咱也有点架不住了,这次就这样吧,也不能打击了你们各位老大的积极性,毕竟这对咱也有好处,但你们可不要不能收场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