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机心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机心 (2 / 3)
        阿合马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实话不瞒卢先生,朝廷现在想要增收,但百姓哪里是不行了,他们自己都吃不饱,你要是还收,搞不好是要造反的。可是,朝廷除了已使用的扑买和榷买方法外,实在是没有多少好的办法了。所以,还请卢先生不吝指教啊。”

        听了这些话,卢世荣知道自己今天是躲不过去了,因为不管处于什么目的,眼前这个胖子是真心实意在请教他。你要想以后在肥差的位置上坐的稳,暂时你就不能不卖这个混蛋胖子的帐。

        卢世荣更知道,阿合马说得全是真话,就像我们前面介绍的,元代的赋税其实是很高的,直接从老百姓那里收钱,你根本已经搜刮不出来了。

        所谓的扑买,其实就是包税。它是通过统计某一地区某种产品应得的税钱数额,由承包者上缴朝廷。宋、金时期,对酒和醋等商品,都曾实行过这个政策。

        但阿合马所推行的扑买法,和宋帝国的方式是有区别的,这是来自西域的方法。即通过任用色目商人,在各地确定应交纳的数额后,朝廷就不再过问征税的方式,因此承包者得以随意增加税额,任意向民间勒索。从朝廷的角度看,它是没有增加百姓的赋税,但下面的人没有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吗?所有的赋税,其实最后的承担者还是最终的消费者百姓。

        《元史耶律楚材列传》中就记载到:富人刘忽笃马、涉猎发丁、刘廷玉等以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楚材曰:“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自庚寅定课税格,至甲午平河南,岁有增羡,至戊戌,课银增至一百一十万两。译史安天合者,谄事镇海,首引奥都剌合蛮扑买课税,又增至二百二十万两。楚材极力辩谏,至声色俱厉,言与涕俱。帝曰:“尔欲搏斗耶?”又曰:“尔欲为百姓哭耶?姑令试行之。”楚材力不能止,乃叹息曰:“民之困穷,将自此始矣!”

        耶律楚材是了解这些所谓“扑买”的,没有好处,这些人怎么会干这种事呢?他看的更明白的是,朝廷税收是一百一十万两,而有钱人一扑买就给二百二十万两,加了一倍,这钱从哪来的?还不是百姓的。但窝阔台又哪会管那么多,你能多给钱就行。他还调侃耶律楚材:为了那些南人,你难道还想练练?你就是为百姓哭,也应该让别人试一试啊?

        至于榷卖榷买,其实就是对盐、铁、茶、药材等的垄断专卖,禁止私人贸易。比如当时禁私造铜器,所有公私冶铁鼓铸统由官府专卖,禁私盐等等。这里面的问题,后世的人都知道。

        北元能不能多发行纸币?当然可以,因为从经济学上讲,国家也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解决政府暂时的财政困难。不过这就很容易导致货币贬值,北元实际上当时也不是没这样做,但忽必烈宁可减百官俸禄,也没有过多的发行纸币,因为耶律楚材在北元开始实行纸钞时,就有警告在先。

        楚材曰:“金章宗时初行交钞,与钱通行,有司以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谓之老钞,至以万贯唯易一饼。民力困竭,国用匮乏,当为鉴戒。今印造交钞,宜不过万锭。”

        万贯的纸钞,只能买一饼,这够可怕的啊。现代经济学的例子,在这个有五千年历史记录的土地上,其实早就有了。耶律楚材在北元帝国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他说过的话,老忽焉能不慎重。

        但现在,面对这样的困境,真的就没有解决方法了吗?更直接的说,天下就真的没有赋税可挖了吗?这两个聪明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看着看着,两人的眼中同时露出了笑意。

        卢世荣先开口说到:“平章大人成竹在胸,其实是在考问在下啊。”这个死胖子要是没有解决方法,他敢向忽必烈要官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