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陛下的玩具(三)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陛下的玩具(三) (1 / 3)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5200()

        道士和吉安现在迷上了陛下“自创”的拳法,不同于皇上这个伪劣高手,他俩边认真地练边修改,早已经把陛下原来弄的拳法改的面目全非了。道士越练越觉得陛下“发明”的拳法有深意,越练越是心惊,因为这拳法颇暗含有道家舍己从人、以柔克刚的道理。可是他不知道小皇上的花样还没完。

        晚上,陛下又练拳术了,只不过现在是他跟在两个影子一样的人后面练了,相对于这两人的认真,我们的皇上可就马虎多了,因为他在琢磨怎么忽悠。

        拳法练完了,东抓了抓脑袋,两个影子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道长,这武艺光这样练,好象不行啊。”

        道士和吉安一起问道:“如何不妥?”

        “咱们光这样练,而不拿来用用,可能练不出什么本领。”

        道士和吉安互相看了看,那是,拳谚说了:光练不打,武功有假。可是这怎么能和陛下动手呢?万一一不留神,伤到陛下了,自己的脑袋也就基本要被喀嚓了。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不太好办啊。”

        中国武术的传承始终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实战能力。师傅教了你拳法,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这些拳法的运用。而这运用的训练,是通过喂手来进行的,即师傅或同门师兄弟反复以一种方法攻击你,你则按一定的招势进行应付或还击,直到你练熟为止。所以又有俗话说:要想散手会,还得二人喂。

        教你拳法不难,教你用,这就有问题了。你想,有几个师傅有那么大工夫给每一个弟子喂招呢?即使是师兄弟之间喂招,效果恐怕还是不如师傅吧?

        还有一个问题,喂招实际就是实战,双方动手时一不留神,就会错手伤人,这也让师傅或师兄弟心存顾忌。再加上中国人喜欢留一手,这就经常造成了武功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要说太极拳创始人非常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整个太极拳分成推手和拳法套路(老话叫盘架子)两个部分。套路为拳之体,推手为拳之用。在学会套路之后,还要学会了推手,这才算是体用兼备了。

        推手过去又叫“打手”,它的原理也不复杂,套路是从练姿势中锻炼身体的平衡,就是不论怎样运动,要始终保持住身体的重心。推手则是在对方的推动逼迫下,仍要不失掉自己的重心,相反还要设法引动对方失掉重心,这就比套路要难了一步。所以过去太极拳名家有总结说“盘架子以求懂自己之劲,推手以求懂他人之劲”,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不要看两个人在公园里推来推去,好象没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通过推手的锻炼,来练习太极拳的“听劲、问劲、化劲、发劲”。简单点就是练习了解对手、还不让对手了解自己、以及怎么反击对手的方法。但推手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打力的特点,它还有个很大的优势: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东一脸“天真”地说:“其实也不难啊,朕想了想,咱们同样也可以慢点来吗。”道士和吉安精神一振,齐道:“陛下请说。”东转了转眼珠子,开始讲条件了。

        “道长,吉安,朕本来想让你们教朕本事,可现在却变成了朕陪你们玩了,朕很吃亏滴。”

        瞧瞧,陛下开始和集市上的商贩一样讨价还价了,这哪是个皇帝所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