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美国新总统
第二百六十二章美国新总统
与朴正熙的会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黄历对朴正熙的评价是:有手腕,有头脑,领导能力强,是个能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iiL虽然以军事政变上台,不被很多韩国人所认可,也,在抹杀国民jing神的同时,他却有解救国民脱离艰苦生活的功劳。真是个令人感到矛盾的人物,这也浓缩了当时国际社会上很多国家都存在的很难取舍的问题——意识形态是要**还是要民主,生活是要贫穷还是要富裕。
在意识形态与人民生活发生矛盾时,在争取民主和摆脱贫困发生冲突时,或许也只能择一而行。但很多时候,人民可能既得不到民主,也得不到富裕,印尼便是黄历最熟悉的例子。从这方面来看,韩国人还算是幸运,起码得到了一样。
在访韩期间,黄历还会见了美国驻韩大使麦克纳奇,交换了对韩国局势的看法。在李承晚统治期间,先后有五位美国大使在汉城任职,其中就有三位是被李承晚赶跑的。这段不愉快的经历令麦克纳奇感到气愤和猜疑,同样,朴正熙的军政统治也与麦克纳奇的理念有冲突。所以,对朴正熙政权他还处于观察之中,并未向美国**提出什么有建设xìng的意见。
尽管黄历为朴正熙说了不少好话,麦克纳奇的态度也有所松缓,但具体的改变还要等新一任美国总统来决定。也就是说,要到六一年,美对韩政策才可能有所改变。因为之前一直担心李承晚干出“北伐统一”的蠢事,美国对韩国的援助一直在削减,只能说是维持在“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程度。
于是,在以后这至少一年的时间里,韩国能得到的额外的经济援助,也只能是南洋联邦来掏腰包了。对于掏钱的事情,黄历一直比较谨慎,韩国资源贫乏,本不是个适合进行战略xìng投资的地方,但韩国目前也有优势,有着大量的廉介劳动力,很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南洋联邦的工商业调1,很好的投资地。
在黄历结束在韩国的访问回国后不久,朴正熙政fu便迈开了发展经济的步伐。《引进外资法》颁布实施;釜山市被定为经济特区,在特区内对纺织、胶和板、鞋业提供金融和税收的优惠;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并鼓励国内储蓄……
显示出发展经济的决心后,朴正熙又开始着手改善韩美关系,会见了麦克纳奇,态度很平和,很诚恳,表示将接受美国关于韩日关系正常化的建议,切实推进相关进程。但同时,朴正熙也诉说了韩国人民仇恨日本的民族情绪,解释了自己的苦衷,希望美国方面能理解韩日关系正常化的障碍,为清除障碍而共同努力。
通过这次会谈,麦克纳奇对朴正熙的观感有所改变。在他看来,朴正熙无非是在为韩日关系正常化索取代价,为经济发展是供资金。而据麦克纳奇所知,从二战结束到现在,韩国的经济基本上依靠美国的扶持,美国总的经济援助已达三十一亿美元。如果美国既想使两个盟友韩国和日本关系正常化,又想减轻援助韩国的经济负担,就必须支持韩国的对日索赔。
嗯,让日本人拿这笔钱,或许是个好主意。麦克纳奇觉得他既能实现美国政fu的目标,又能为美国政fu省下一笔开支,何乐而不为呢?而朴正熙从麦克纳奇的态度中得到了宽慰,有南洋联邦和美国支持,对日索赔成功大增。南洋联邦的企业家考察团即将访韩,而先期一亿美元的贷款也已经到位,他终于可以开始致力于自己忘情的国家和民族富强的事业而努力奋斗了。
………………
黄历搞定了韩国出兵越南的事情,在亚共体内也得到了陆续的响应: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已经同意调部分军队或后勤医护人员,为亚共体的第一次统一协调的军事行动呐喊助威。
“轰雷”行动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到了年底,美国新总统肯尼迪赢得大选,并举行了就职会。
倒霉的尼克松参加完就职会的午餐后,走出了f街的俱乐部。他从那里出来时,汽车司机客气地提醒他:他使用副总统专用轿车在今天,已是最后一天。尼克松驱车到国会山。在黑暗中,全城一时仿佛荒无人烟。他走下汽车,再一次俯视他心目小认为是世界最为壮观的景sè现在已为皑皑白雪所覆盖的林荫大道,远处耸立着的华盛顿纪念塔和林肯纪念堂。
“……对某些人来说,失败有如毒药。伟大的人物常因不能忍受失败而变成庸人。许多人则由于能够忍受失败而成为伟人。一个人能有所成就并在气质上超过常人,往往正在于其对待失败的态度,而失败是凡人都会经历的。”
此时此地,尼克松一如往常:喜欢从发人深思的答句中寻得了慰藉。“失败比胜利更能考验人的xìng格,”便是其中之一。有时一次战役的失败正是为了赢得整个战争,这是尼克松上大学时,一位教授说过的一句话。
尼克松很喜欢这一段记忆,当他打点行装返回加利福尼亚的老家,以待东山再起时,他还把这段话牢记在心。
尼克松告别华盛顿的那个星期,就在肯尼迪就职前的一天,一场新雪纷纷下了起来。黄昏时分,政fu机关下班时,路上和人行道上便都变白了。那雪花在冬日暗蓝的沉沉暮sè中,扬扬洒洒,连成一片,压将下来。
在电视屏幕里,新当选的这位朝气篷勃的年轻总统光着头,不穿大衣,声音在寒气中微微发颤,带着bo士顿的拘谨口音,为这届新政fu定下了调子:“让我们的朋友和敌人都能听到我此时此地发出的讯息:火炬已经传给了美国的一代新人……他们经历了战争的考验,艰难困苦的和平时期的锻炼,而为我国古老的传统感到自豪。”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