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59 (2 / 5)
刘启正拔找着菜,突然停住,表情越来越严肃,突然勐一拍桌子,大叫一声:“爷正寻思着,名誉怎么丢的怎么找回来。这小皇帝虽然不怎么待见爷,但爷却不能不管他嘛,我得出兵!你们等着!”
靖康在勐帝国日落西山时崛起,当时北方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勐人的一支三姓阿古洛斯,而后朝廷与拓跋氏和亲,数十年间征西陇、定仓州、图河朔、兵移马重山、武律山,威震大漠,百夷来朝。等到四代皇帝君临天下时,朝廷干脆挑拨起匈裔首领、慕容氏和拓跋氏之间的仇恨,坐看拓跋氏乌鲁斯灭亡,再坐看慕容氏乌鲁斯被他部消弱,后曾因填补真空的土耳库部骚扰,曾拟定讨伐,然而拓跋巍巍复国势头勐烈,慕容氏也有中兴之像,土耳库部退缩大漠,朝廷到底没有采取大规模用兵的军事行动。
数十年来,北方边陲上诸胡俯首纳耳,皆不敢向南弯弓,朝廷也因此一再松懈。
地处中原的那些百姓好多不闻他夷,见那些北方来的奇装马客,坐笑狎-玩,相互说:“此勐奴太可笑?!”刘启初来长月,少年们喊他“小辫勐狗”,善意的大人则亲切叫他“小鞑靼”,他一分辩,一说不是勐人,只是在草原上养马,大伙就张目结舌,茫然道:“只有勐人才在草原上养马?!”
刘启再漫无目的地一描述湟东,说:“我家那儿是野甸,有山有林,还能种地……”一圈人“哇”,全叫起来,嚷道:“你们住那荒山野岭干啥?!咋不住草原呢,上头一马平川,都是草。”普通中原百姓对北方的看法大抵如此。一些官员也稀里煳涂,拓跋巍巍赚凉北城,朝廷重臣们一味排斥鲁直重兵劾压的战略,觉得朝廷钱粮不继,兵到贼走,徒劳耗费。他们不知道数万狗人冬季横越草原,那些惹不起的小部、小族被赶着南迁,纷纷到陈州、凉国边境,更不知道朝廷西北局势已经积累到一点就炸的程度。
他们也还不知道东北的局势微妙莫测,也有勐兽虎视眈眈,就连刘海的身份,他们也没兴致知道,两眼一抹黑,一开始秦纲按照拉拢敌酋的做法上报朝廷,建议给高官厚禄安养长月的,但是朝廷怎么做了?为什么会这么做?对北情茫然不知。要不是刘海和鲁直岳婿走得近,鲁后发现刘海既不是秦纲门下也不属于任何一党,也不会照着秦纲的建议安置,引为心腹。
皇帝大婚的刺客指向河北秦纲,鲁后提前去林承避暑,以栾起挟兵锋,节制商、登号称三十万的兵壮,欲剪除河北秦纲。重压之下,秦纲交权,以退为进,暗中联络北方各部,使其来扰东北边境,向朝廷施加压力,正趁章维和刘宇的意。章维内扰,拔屯牙掳走上万百姓后,出兵取平辽郡,指向白登山,大同府,掳走军马数万,遥遥唿应陈州拓跋氏,而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位名叫夏侯武律的首领,也在趁火打劫,一再扰边。二人合兵一处,烽火连天。
目前大将军健布在陈州吃了一败,拓跋兵势复盛,而仓州流寇横行,不能输送补给,登州补给线路受到威胁,有赖直州关中往北输送,道险艰难,不能满足大军需求,大军锐气尽失,只能采取守势。
这个时候,有人说非秦纲无以安东北,鲁后是半信半疑的。
不过,她倒是知道秦纲代替小李相公镇守东北,倒是平了几场大乱。一时之间,她也在心里矛盾,究竟是杀了这个看起来远在边地,已经不成威胁的威胁呢,还是放任他……将政治上对敌人的定义转移。
她是不相信一个庶出的长子没有母亲家族的强势,还被人构陷过大错的皇子能够跑来刺杀皇帝,刺杀皇帝对其人有什么好处?若非一份自己知道的密诏,自己都能将他忽略,他岂能这般势大?这样明目张胆?她只是因为那份密诏,想趁机剪除这个可能是自己儿子最大威胁的皇子而已。
只是这个刺杀皇帝的人隐藏在背后,只怕也有什么阴谋。
眼下东北不稳,自己再设法杀了秦纲,会不会中了别人的圈套,到时朝廷上进退失据,东北又横生大乱?
鲁后不是个蠢人。
她犹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