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8 (1 / 2)
        以下是网

        男子苦笑道:“我是黄门侍郎荀攸,你可把袁家”贾诩摆摆手,道:“荀公达,公事归公事,此间不谈国事,只论风月”荀攸摇摇头,道:“罢了,不过郎君你竟然能听得懂”刘启有些臭屁,贾诩敲了他一个爆栗,道:“天天读兵书,再听不懂杀伐之气,我都想抽他”

        荀攸的脸有些异样,目光一扫,随后恍然大悟,刘启容貌有缺,只能另寻他路了。贾诩手指指了指天,道:“我就给你这广陵散,省得出去丢人广陵散讲的是聂政刺韩王,不过一般指的是反抗,嗯所以你有杀伐之气倒也不见得有什么错误。”

        荀攸喝着酒,目光纯净的看着贾诩,道:“也不知道来大家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在此弹奏广陵散”贾诩道:“她弹奏什么与我无关,我只是个来买醉的人天下本太平,无事何扰之”荀攸深深的看向贾诩,抿了口酒,道:“得真好可惜啊”

        贾诩眼睛露出一道精光,道:“你为何还不走”荀攸指了指天,道:“天还未黑,为何要走”贾诩道:“天色已晚”荀攸叹道:“但太阳此时还未落山就算落了山,也有升起的那一天”刘启道:“在什么呢喝够了酒咱就回家”贾诩哈哈大笑,道:“孩子真好无忧无虑的罢了,你既然催着我,咱就回家”荀攸笑了一声,道:“明天你还回来么”贾诩道:“当然,我每天必来”

        董府,董卓冷眼看着他这个侄子。旁边那位少年郎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眼睛偷偷地看向李儒。李儒笑得有些慈祥,不过只是慢慢地举着杯子喝茶,一口一口的,就连少年郎也有些郁闷没见到他加过水,这么的茶杯。早就应该喝完了

        董卓隐忍着怒火,道:“董璜你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董璜擦了一把冷汗,道:“我不该带阿白出去”董卓哼了一声,道:“就这些”董璜有些茫然,近三十岁的他此时脑海里是一片空白。董卓“啪”了一声,将身前的案几拍成两半,“嘎吱”一声,门外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道:“义父出什么事了么”

        男子身穿全身披挂。头戴金冠,两条翎羽堪堪斜垂至背,正是吕布。董卓挥挥手,道:“无事,布儿辛苦了”吕布往里瞅了一眼,发现都是董卓家人,轻轻一笑,道:“义父。布告退”吕布出了门,没有发觉此时屋里的少年郎呼吸竟然有些重。脸色微红,盯着他的背影。

        经这一出,董卓的火也出了不少,恨恨的道:“董璜,别怪我这个叔叔心狠,我老董家的男丁就剩你一人你带着白儿出去本来也算不了什么可你就算是再宠她。也得有个限度潇湘馆是什么地方,一旦传了出去,白儿还怎么嫁人”

        董璜脸露惭色,道:“叔父,我”董卓有些疲倦。道:“这几天,你和白儿就不要出门了,好好的反省自己”少年郎,不,应该是娘子董白跺了跺脚,道:“祖父”

        董卓怜爱的看着她,道:“白儿乖,这里不是西凉,先忍忍吧”李儒道:“璜,过上几天,去跟曹操请罪”董璜脸色一变,然后看到董卓和李儒有些希冀的目光,心里一软,咬着牙道:“好”

        声音很轻,但董卓却笑了起来,道:“好我老董家的男儿就应该这样,拿得起,放得下,区区一个女人而已,有了权势,啥样的还能得不到再我这个做叔叔的还能亏了你不成”董璜脸一热,随后跑了出去。董白见撒娇无用,只好咬着牙,也跟着叔叔出去了。

        董卓有些欣慰,道:“近而立之年的人,终于有些长大了,要是有你一半的话,我也不会这么操心”李儒道:“性直有性直的好处,主公何必杞人忧天呢”董卓指了指李儒,道:“这是家里。”李儒正色道:“儒要的是国事”

        董卓道:“哦”李儒:“先前拉拢曹操等人虽见其效,但我等若要久居雒阳尚且不足,治国还需刚柔并济。”董卓道:“难道赦免蔡邕归朝还不够”李儒摇摇头,道:“主公若想收天下士人之心还需一剂猛药”董卓眼镜有些神采,道:“难道是党锢”李儒道:“正是复爵、吊祀,封官缺一不可。”董卓头,起来也很容易,复爵就是字面意思,吊祀就是派使节上坟祷告,封官就是把党人的后代封个官职,名声好听而已。至于俸禄,董卓打劫了灵帝的金库和灵帝遗诏同时送来的另一封信中注明,财政是毫无压力的。不得不,在雒阳下层官员心中,董卓还算是称职,至少俸禄方面比少帝朝和灵帝朝好很多,董卓虽然废了少帝,但有遗诏在手,还是可以接受的。

        老袁家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咽不下这口气,袁隗侄子甚至出了京袁绍去做渤海太守,就等着时机出现。袁隗忘不了那耻辱,从少帝手里接过六印,随后交给陈留王,而董卓却在一旁盯着他看,有些肃穆。但毒蛇般的想法一直在他脑海中,董卓他是故意的,他这是要折辱士族,他要做天下第一权臣

        贾诩没喝醉,刘启的工作无疑轻了不少,也不用扶着。当快进家门的时候,刘启才猛然发现这个问题:“对了,那个大厅好像有些古怪”贾诩打了个嗝,没好气的道:“才反应过来,总算是没蠢到家”刘启有些不好意思,道:“只是看别的了”

        贾诩冷笑着:“是啊看别的,也不知道是谁起初那一阵有精神的时候,两只眼在盯着啥看”刘启有气无力地道:“好奇而已”贾诩进了门,把门反闩上,道:“蒙着面纱是不是很令人失望啊”刘启头。贾诩又冷笑道:“你只要出得起五铢钱,就可以和她进后院,如果哄得美人高兴,她或许会摘掉面纱,那个曹孟德自打看到真容后,就是天天必去潇湘馆”

        刘启垂着头。和贾氏打了声招呼,便低着头默默吃饭,这倒不是为那个“来大家”,而是适才又被贾诩教了一顿那个潇湘馆确实是有古怪。墙壁上的突起、挂饰,甚至是不起眼的雕刻,却使得在整间屋子中布下了扩音阵,阵中心的人方能把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当然掌柜花的五铢钱也不少,鼓足了某个道士的“腰包”。贾诩所生气的是。刘启学了这么长时间的阵法,却不知道灵活运用,天晓得他那改造古琴的想法是从那里蹦出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