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曹家血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曹家血脉
        第三章曹家血脉

        赵兴的前世赵匡胤生活在七百年以后,这七百年间,发生了很多不得了的大事。先是三分归晋以后,世族因nei讧后大损guo力,导致胡人趁虚而入,五胡乱华,中guojin ru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随后的隋唐时期,由于唐以胡人为将,加上唐玄宗失察,造成安史之乱,随后地方掌管重兵的节度使一旦做大,便会篡夺皇位。唐朝因藩镇割据而走向灭亡,紧接着辽guo,西夏和大理的外族在学习了汉人的文化后建立了自己的guo家,对汉人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中原又因为节度使拥兵自重而jin ru五代十guo的大分裂阶段。

        赵兴说的这三点,正是原本在这七百年中汉人走过的错LU,而他提出的则是自己前世对于那些错LU的解决办法——以文驭武。宋代因靖康之耻,而后亡于蒙古,导致赵匡胤的以文驭武的方针饱受后世诟病。然而赵匡胤作为北宋的开guo皇帝,平定南方,并在北伐前夕被害身亡,以文驭武的方针并没有使北宋的军事力量变弱。

        以文驭武,不代表重文轻武。以文驭武乃是guo家安定的必行之策,直到宋代一千年后的新中guo,仍然以中央集权,并在各省设军区以统一军权的策略。而重文轻武,则是打压武人地位,过度怀疑武人,让不懂军事文人对在外打仗的武人发号施令,根本不给武人在ZHAN时du立领兵的权力,如此打仗自然会失败。然而这种做法始于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匡胤没关系,更和已经变成另一个人的赵兴没关系。

        而刘备对赵兴的话也颇有感悟,刘备虽然没有七百年后,但作为平民出身,他知道世家官僚的黑暗;作为群雄割据时期的一方诸侯,他知道诸侯拥兵自重的恶果;作为当chu反董卓联军的成员之一,他知道一个驾驭不了军权的君主会如何被一个想干政的武人谋逆,使大权旁落的。

        刘备一生chuchu与曹操相反,曹操的事业很早就做大做强,因此他得到了有很多地主豪强的帮助。而刘备毕生颠沛liu离,他自己不是显贵出身,liu落各地,拉拢的都是拿些没被挖掘出的寒门子弟。尽管刘备在益州的确拉拢了很多世家,但在权力核心的还是那些当年舍弃家业跟着刘备走南闯北的人。不可否认,季汉虽然比魏guo弱小,而且nei部还有些利益冲突,但因为这些随时可以为了报恩为刘备拼命的寒门的存在,季汉的nei部比魏guo团结。若非如此,此次北伐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而赵兴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方面,重用寒门,遏制世家;另一方面则是中央集权,以文驭武,平时文人掌兵,武人练兵,ZHAN时文人交权,武人带兵。

        随后,刘备又与赵兴详细聊了一些有关他提出的政策上的问题,他发现赵兴读过的书很多,而且对于读书也十分推崇。

        赵兴即便在军营里也手不释卷,还经常督促自己身边的人也要读书。刘备又与赵兴谈论了一些政治上的问题,在各种领域绕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了家常。

        “元隆啊,我听说你从来到长安以后时常跟一女子走得很近,我在报告上看到,听说那女子是魏guo的公主?”

        既然提到了这件事,赵兴也不得不答,毕竟早晚是要说的。

        “不瞒陛下,臣在魏guo曾受公主看重,她不因臣只是一无名小卒而看轻臣。一年多来,臣与她多少有些爱慕之qing,但臣不愿于魏guo当官,那曹丕也察觉到她的心SI,jin止她见臣,并把臣发配至天水。没想到陛下北伐,臣重归大汉,并取得大胜。在长安东部追击曹丕的伏击ZHAN中,公主本可以与曹丕共同逃离,却故意让臣抓住。臣以为公主与季汉并无敌意,希望陛下以Ke人之礼相待。”

        “哦?”对于赵兴的话,刘备也颇有兴趣。“果然是曹操的孙女啊,元隆你还真有一手,竟然能让曹操的孙女跟你一起过来。不过既然魏guo公主为了你不惜抛下父亲,你又有何打算?”

        赵兴则立即又作一揖,道:“此事重大,臣不敢擅自做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